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时至深秋,漫山遍野的秦岭红叶,在细雨雾霭中若隐若现,大自然将山阳县装点得如诗如画。10月25日,户家塬镇党家塬村党塬组89岁老人张海斌,坐在客厅望着窗外感叹不已:“党的政策好啊,建设红色革命老区,五圣宫要修缮恢复原貌,村上铺了柏油路,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楼房……”

张海斌老人所说的五圣宫,就是当年红二十五军军部驻地——党塬村。

据《山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第三章“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记载:1934年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部迎头痛击尾随而至的国民党军六十师,经恶战整日,红二十五军将其全部击退,毙伤敌800余人。同年12月中旬,红二十五军经过短期修整后,于12月底由湖北省郧西的一、二、三天门进入山阳的唐家河、合河、九甲湾等地,军部驻九甲湾。鄂豫陕省委在山阳县九甲湾留下陈先瑞等同志负责在山阳、镇安、柞水、郧西、旬阳等地开辟地方武装斗争工作。1935年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主力再次转战九甲湾,军部驻党垣五圣宫。

《中共山阳历史》记载,1935年1月底,九甲湾乡苏维埃政府在党家垣五圣宫成立,主席王朝鼎、副主席周德胜,土地委员周世煦。管辖康家岭、九甲湾、党家垣、磨沟、户家塬等地,是鄂豫陕省委在山阳创建的第一个乡级苏维埃政权。

史料记载,第九路游击师是在山阳县九甲湾成立的。1935年1月初,鄂陕游击师师长陈先瑞到山阳县的唐家河、黄龙庙、合河、白马塘、九甲湾街一带发动群众组建地方武装和苏维埃政权。陈先瑞首先同在此活动的“红枪会”首领阮开科接触。阮开科为山阳县杨地镇石家山村人,曾任九路游击师师长,后叛变。经过陈先瑞师长启发教育,阮开科表示愿意接受红军领导,改编“红枪会”为地方游击师。

1月16日,“红枪会”进行改编。这天,“红枪会”会员身背大刀、手持长矛,在阮开科带领下,到九甲湾党家垣五圣宫开大会。改编会上,宣布成立鄂陕第九路游击师,任命阮开科为师长,李洪章(红军干部)为政委,朱国发为副师长,毛仪荣为参谋长,阮开胜为副参谋长。下设两个战斗连。

耳濡目染革命故事,红军铁一般的纪律代代相传。80多年过去了,张海斌老人依然记忆深刻。

据张海斌老人回忆,当年红军来的时候,就驻扎在五圣宫。五圣宫上面是戏楼,戏楼下面是空地,部队就把猪和养圈在戏楼下。“红军好啊,打土豪,分田地,从来不打扰老百姓,没有柴火烧,家家户户堆满了柴,而他们自己到山上去砍。没有粮食吃,他们就和老百姓商量,以打借条形式向老百姓借粮。”张海斌老人说。

革命队伍是为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的,对于红军军纪作风,张海斌老人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我家就在戏楼旁边,两间茅草房子,里间是锅灶和炕,没有门的里间,母亲当时正坐月子,红军就在潮湿的堂屋打地铺,住了很长时间,从来没有人踏入里间一步。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红军受多大的苦,始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张海斌老人没有忘记共产党人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他经常教育子孙后代,要向红军队伍一样,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

残垣断壁五圣宫,正待整修复原貌。据党家塬村党支部艾德武介绍,小时候五圣宫是一所学校,庙的后面有十多米高的炮楼,可御敌,可放哨,那时学生经常攀上爬下玩。“现在政府正在重新修缮,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恢复原貌。”艾德武指着搭建的脚手架说。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新中国发展的光明大道。“当时全村没有大路,一尺宽的土坎路还是红军踏出来的,一下雨脚下全是稀泥,全村只有五六户是瓦房,少数石板房,大多数人家都住的茅草房。”张海斌老人讲,“解放后我盖了两间瓦房,几个儿子大了以后,谁成家给谁续一间房。如今,土房变成了楼房,村子大路宽敞,院子水泥硬化,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文化广场能健身锻炼,晚上出门还有路灯,这日子好得就没啥说。”

饱受了国民党的统治与压迫,经历了全国人民解放,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绩,迎来了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中,张海斌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千百年来皇粮国库少不了,现在公粮不交还有补贴,我老了享受着高龄补贴、养老保险,活一天政府给一天钱,说心里话都不想死,多活一天多看一天世事。”

传承红色文化,建设美丽家园。“我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抢抓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机遇,在发扬老区革命精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推进创业就业、发展特色产业五个方面上下真功、出实招,推进整流域建设,努力实现文旅、农旅融合,把户家塬镇建设成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示范镇,让老区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民生福祉。”户家塬镇党委书记段宏文说。(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