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题材电视剧《底线》正在热播。

该剧聚焦法官行业,以基层法院的工作日常为故事主线,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新时代基层法官群像。

剧中汇集了多件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法律案例,且在宣传时也以“还原多件法律案件”、“真实案例改编”为卖点,但最近由于剧中的“江歌案”和“货拉拉案”与事实相差过于悬殊,引发了网友的讨论。

首先是江歌案中,编剧不仅将生活中与江歌相依为命的妈妈改为歇斯底里的老公,且还将这个目前还在二审期间的案件归为了未判案件。

有网友担心,若是不知道案件真相而又看了电视剧的群众会不会被剧情误导,从而产生的舆论,又会不会左右案件的进展?

其次是货拉拉案,这个案例的真实情况是女乘客在深夜打车,货拉拉司机抄了一条有路灯的城市近道,女乘客担心司机心怀不轨便跳了车,导致死亡。

而在剧中这条有路灯的城市近道被改为了乌漆嘛黑的乡间小路,正常的司机也被幻化成癫狂莽汉,在车上一直不停刺激乘客。同时,还编造出一些真实案件中没有的情节,比如司机携带违禁品、曾搜索过怎么杀人等细节,暗示了司机有杀人倾向。

在剧中,在法庭上的解释,才让观众发现司机是为了帮患癌症的老父亲减轻痛苦才携带违禁药品,并搜索如何杀人,这一套将原本“恶贯满盈”的司机打造为孝子楷模的剧情都在真实案件中并不存在,刻意的铺垫和转折不仅没有必要,还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剧集播出后,当事司机也发文说明自己的案子与剧中所说完全不符,称电视剧“颠倒事实真相,影响到案件的真实性“。

虽说《底线》是电视艺术作品,但该剧在宣传中一直标榜“还原真实案件”,且在整部剧的宣传中,最高法院、地方法院地等法律行业纷纷为其背书点赞,那么剧中对于真实事件如此改编,就会让原本的案件性质就与原案件有了很大的不同,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对案件不熟悉的观众,有可能造成在未来对真实案件的定夺上会有失偏颇。

反观法制节目《今日说法》,同样是借案普法,就只讲事实本身,将大小案件平铺直叙,通过采访案发目击者、当事人、办案警官、判案法官的发言了解事实真相。选取的案件大多已经证据确凿、盖棺定论,对于等待判决的案件也会严明细说,且请到专业的法律人士进行解读,为大家科普相关法律常识。

而作为普法讲师的罗翔,则在讲解的时候,就具有部分虚撰的成分,所以多给案中的当事人冠以“张三“的名字,“法外狂徒张三”的名字就此得来。如此也算是以案例言简意赅普法讲法。

回到电视剧行业,在之前很多成功的影视作品中如《全民目击》《十二公民》,同样以真实事件改编且有艺术加工,但其内容最终回归本质,讨论法律的现实意义,给予观众警示作用。

《底线》导演组曾在采访中提到,为了系统性了解法院地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在剧本创作前曾采访一线法院工作者200余名、收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案件300余件,在硬景搭建上还原3000平方米的法院内景。

但在刻画人物、景观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同时,更应该考虑真实事件改编的尺度在哪里,若想利用本身有社会属性且人尽皆知的案件作为“打底“的关注度,真实性的保留就应该多加定夺。

电视剧《底线》此次引起的争议,也给日后涉及法律、警察等司法行业的电视剧题材敲响了一个警钟:真实事件的改编尺度、虚构程度、宣传尺度都应该有更公平、具体的标准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