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风情<269> | 燕南长城:硝烟散尽,“土龙”残存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大变革的时期,各个国家为了保卫领土与人口,纷纷花费巨资修筑长城。楚国、齐国、魏国、燕国、赵国等都有为了互相防御而在各自的边境修筑的长城。而在保定境内的战国长城遗存,除了中山长城,还有沿南易水河而建的燕南长城,又称“易水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国位于当时中国的东北部,北邻东胡,南接中山、赵国和秦国,东临大海,曾一度强盛。燕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招贤纳士,燕国进入最强盛期。名将乐毅南伐强齐,秦开北破东胡,燕国开始向东北开拓。在此前后,燕国开始修筑长城。按照修筑长城防御对象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原各国之间的长城,另一种是中原各国与游牧民族之间修筑的长城,故有南、北长城之说。

燕南长城修筑较早,约在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11年间,修筑时间2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2300多年。如今,燕南长城分布在从易县交界处至徐水遂城镇城西村,临瀑河断续残存城墙9000多米,墙体最高处17米,最宽处35米,夯士修筑,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大部分已经湮灭,仅剩下瀑河水库至遂城段保存较好。

因为当时燕南有赵、东有强齐的威胁,且燕昭王的祖父燕易王即位之初,齐宣王侵燕,夺其十城之地,到了燕昭王父亲燕王哙的时候,齐国又利用燕国内部矛盾,对之大肆侵略。可见,依据当时的紧迫形势,燕南长城的修建应始于燕王哙时期。

但是燕南长城的建造并不只是在燕王哙时期就建造完成,燕南长城的走向大体上是从西北往东南方向,燕南长城的修建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赵、齐两个国家,燕南长城最初可能是为了防御齐国及赵国的威胁,特别是东部齐国,所以燕南长城应以东段的修筑较早。

燕南长城在筑造技术和地形选择上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总体上看是就地取材,科学砌筑。石筑长城,均用自然大石。垒砌方法一般是内外两侧用较规整的大块自然石,中间以乱石碎块或沙砾等充塞,因此较坚固,至今城墙仍未完全倒塌。土筑长城,一般多选在土质较厚、地势平坦而又缺石的地区。虽然土筑长城的遗迹现在很难找寻,但在土筑长城的地段上一般都可以见到隐隐约约有一道黑土带,远远望去如同一条巨蟒匍匐于大地之上,到了夏季还可以发现在这些地段上草木长得郁郁葱葱,异常茂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残存的燕南长城

燕南长城之所以被当地群众称为“石龙”或“土龙”,主要是因为长城因地制宜建造而成。越山岭时凿石垒砌,经平川就动土夯筑,须跨河流便设立渡口。遇到悬崖峭壁,也会充分利用。

燕南长城不仅在战国时期为捍卫燕国南部疆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北宋时期,又成为宋辽界城、兵家战略要地。长城成了抗辽的天然屏障,名将杨延昭“冰城御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999年冬,辽国大举南犯。杨延昭到保州以北的遂城巡查之时,遭到了大队辽兵的围攻。遂城是个小地方,城墙不高,兵力也不多,形势非常危急。

杨延昭紧急动员全城的壮年男子配合宋军上城防御,打退了敌人的数次猛烈围攻。战局才勉强稳定下来,但城内依旧人心惶惶,遂城易攻难守,没有良策依旧很难坚守。

入夜时分,杨六郎亲自到城头巡查,阴历十月,北方的天气滴水成冰,已十分寒冷。一阵寒风吹过,杨六郎计上心来。

他连夜安排人往城上浇水,等到天明,城墙上结起又硬又滑的冰层,辽军无法架梯也无法爬城,不得不自行退却。宋军乘机出城追击,大获全胜。

辽军袭扰终于瓦解退去,宋军缴获了不少战利品。杨延昭以冰城智守遂城,战功卓著,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

回望历史画卷,我们已经告别了蛮荒、诸侯争霸。作为历史见证者的燕南长城,更应该被珍视、被保护。它不仅是千年岁月的经历者,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