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都在说某房企可能会离开贵阳,甚至还说其开发的楼盘是贴牌,所谓的高端系盘是贵阳楼市的“此”而非外省发达城市的“彼”,贵阳是减配版,全靠项目门口的铜狮子做广告撑门面。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配方。

曾想起以前某金房企落地观山湖的时候,大家都充满期待房企会打造那传说中的某系“高端品质”楼盘,后项目规划出来,大家有些失望,因为项目高低配了,居然还有刚需型小面积。再到后来项目因为一批低价“教师职工”房转卖的时候,大家失望倍减,项目纯度不够了。不过好在项目开盘销售还算顺利,再再后来项目出现宣传中的“一中”换了,销售价格降了,大家才发现项目所谓的“高端品质”不过如此,只不过是宣传的口号罢了,落到实地还是减配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市场关于某房企进入贵阳开发某某项目是减配的说法,早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了。

因为多次的前期市场经验会让大家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无论多么好的房企,只要进入贵阳,做出所谓高端项目必定是简配版,贴牌版,浮夸版等。

现在大家似乎对外地房企进入贵阳开发高端项目已经“不太”有兴趣了,甚有的会在项目中后期来一段马后炮,和我当初说的一样吧,这项目玩的果然是“假高端”。

以上类似情况,现在是这样,未来也会经常出现。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难道是房企不想好好开发项目做产品,故意来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表演以博取同情?

当下,是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已经非常宽了,且多数时候还很及时。于是,不少人把房企在自己城市开发的项目与其它城市项目来个对比,这种对比是上下横竖,里里外外的细节对比。

贵阳这个城市很不幸,几乎所有房企在贵阳开发的项目,做出的产品都是不能与发达城市的同系列产品进行对比。

目前不少人的看法是,不比还好,一比一个输,一比一个惨。

先说“有的人”标准“正确”答案,说房企减配做项目是为了节约成本,以最小的开发代价赚更多的钱,欺负那些不懂行的购房者,俗称“割韭菜”。

持这类说法的人还有充分的证据,拿出房企在贵阳城市的项目与外面同类系产品比较,结果是这里不对,那里差了,产品对不上,规划也不一样,许多标准也不一样等等。

房企真的不想做好产品,挣个好口碑么?想必没有房企愿意这样去做,除非那些自甘摆烂堕落的房企(刚入贵阳就做出垃圾楼盘的房企市场上也是有的,这里就不点名了)。

对于拿产品系对比的看法,究竟对不对呢?几乎每个房企都会打这样的牌,也确实是一手不错的营销好牌,但是收到的效果却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多数时候,“产品系”这种营销手段,房企都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因为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消费群体,自然要针对消费群体做产品,不能把万能“产品系”贸然加上去,意图省事宣传自己的“历史丰功伟绩”。

对房企来说,项目的“产品系”定位是很难的。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拿地时的规划和实际的销售,可能存在很大的变动,甚至不乏在销售期间也会有产品调整。

调整的因素很多,例如消费群体的反馈,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楼市政策的变化等等。落到楼盘具体细节,项目定位的调整,部分楼栋户型的改规,楼盘交付标准的变化等等。

这里城语要强调一点,消费者在买房看房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需求,多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听从房企“产品系”的辉煌业绩宣传。

从市场多数“产品系”翻车的案例来看,“产品系”基本上是房企的一个营销噱头而已。这个锅,房企还是自己背。哦,这本身就不是锅。

当我们在讨论一个房企和楼盘的时候,多数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看,或者是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忽视了问题的复杂性,从而简单片面的看待问题了。

外地房企来贵阳市场做出的楼盘减配,这其中主要原因恐怕要从贵阳楼市本身的情况来说。

现阶段的贵阳楼市主要以刚需购房消费为主,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刚需市场消费者买力有限,对楼盘和产品的要求不是很高,主要关注价格,首先考虑的是能买套房子,而不是考虑买套更好的房子。

这种长期处于刚需消费的楼市,对那些想开发“更优质”产品的房企是很不利的,特别是初进贵阳楼市的房企,抱着很高的市场期望而来,满怀信心地说要做出“惊艳楼市”的产品,结果都被现实狠狠打脸,拿出的产品备受市场争议,减配降标的声音铺天盖地。

还是结合楼市的实际情况来说吧,贵阳市场目前定位“高端”“改善”或“豪宅”的楼盘,都不是完美的。

或是楼盘户型大小参杂,纯度不够;

或是“纯”改善只做几栋楼,一个组团;

或是精装毛坯参杂,含“精”量不够;

或是高低配,有声音说高低配就不应该称改善高端;

或是圈层不够“圈”,混杂成分过大;

或者拿出一些虚无缥缈的营销概念;

或是楼盘物业服务,综合运营质量达不到楼盘本身的定位。

难道是房企真的不想在贵阳市场做一个“纯度”很高的优质楼盘出来?恐怕未必,但也很难。

不是房企不想做,做不出来,是因为现实不允许。面对贵阳这种楼市环境,房企不可能抛弃生存,做出一个满足“少数人”需求的“全优楼盘”,安心放着的卖,卖个十年八年,等市场的需求慢慢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开购房者这个消费端,贵阳这个城市,改善盘的不足之处有很多,下面多拉几条现状出来看看:

一是楼盘城市资源配套不够优质:不管是老城区,还是新兴的观山湖,人们对改善楼盘的城市资源配套总是不满足的,因为缺点太多,没占据目前资源的最核心处。

其实这与贵阳城市的资源质量和丰富度有关,贵阳这个城市,优质的城市资源本身就少且分布还不均匀。导致资源只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能很好地让区域共享。

城市资源匹配真的是很难改变的现状之一,贵阳这种刚刚爬上二线的城市,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走。

二是楼盘周边环境的纯度:人们对改善高端盘不满的地方,还有楼盘周围的细节环境,如二环高架桥、安置房、火车站、棚户区、距离地铁远、区域开发不足等等。

这些楼盘周围的细节,对于一个定位较高的楼盘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硬伤抗性,也是让购房者“挑毛病”的地方。

这很无奈,贵阳这个城市,先天的规划和后天的维护管理都是不足的,很多的因素可以避免和得到改善,但是都做得不够好,甚至还很差。

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对城市管理者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与城市本身的能力有关。以贵阳城市目前的综合能力来看,那些历史欠账,短期之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只能慢慢等待。

三是市场糟糕竞争环境:糟糕的竞争市场会让楼盘很容易陷入价格战竞争的漩涡中,只要价格战一开打,少有楼盘能独善其身,不得不参与其中,以“降价”换销量的做法,有几分的品质能得到保障呢?

如果进一步从需求端来看,情况恐怕更糟糕。贵阳的调性,买方市场希望所有楼盘都降价促销,而不是希望楼盘把产品放在第一位,稳住房价,大家嘴巴在说产品,但心里想的还是价格,降价了就一窝蜂就上去了,身体行动比一切要求都诚实。

还是从楼盘说起,市场上我们看到的改善盘,基本都参杂着一些“刚性”产品。其实房企也是无奈,知道这样做会引来消费者的吐槽。

房企之所以做一些刚性产品,是因为求全,刚性产品安全,容易让多数消费者接受,一方面加快了产品去化,一方面也加速了楼盘资金回流。

改善盘这种自降门槛的做法,不可避免地损害了楼盘的“纯度”,特别是楼盘的“圈层”营销。

房企也深知这样会得罪市场,于是拿出了补救的办法,给楼盘做附加值,结合市场楼盘的呈现来看,附加值主要体现有两种:

一是引进外来物业服务和增做楼盘社区生活空间:

由于房企以前开发的楼盘物业服务相对不突出,在新开发改善盘的时候,引进外来的优质物业服务以增加楼盘价值卖点。

另外楼盘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努力增做社区活动空间,用以丰富业主的社区生活,例如社区会所,架空层等等。

二是在房企本身的品牌加持下做好产品的附加值:

主要体现房企在现有城市优质资源的加持下,做好楼盘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尽量把楼盘价值点做细,承诺并努力做好后期的物业服务等。

另外房企会尽量完善楼盘学校教育配套建设,引进外来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增加楼盘的营销价值卖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房企做法和楼盘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可取的,并且成功在楼市上打出了自己的价值独特性。但房企的这些努力却没有赢得最大收益,包括赞美赞美和肯定,而更多的是怀疑。

引进的物业服务是“空壳”,又不是真正的全方面的人员和服务价值体系,如何保证楼盘后期的物业服务和外面的同等?

楼盘社区空间、社区会所,俱乐部等的运营能力如何?有没有专业的人员来运营和管理,后期会不会成了摆设,房子销售之后就没人管了呢?

楼盘教育配套引进的教育资源,对后期的学校学生的教育质量能加多少分,毕竟师资团队还是本地的教育局解决,师资,生源分配都无从保证,谈何优质的“学区房”呢?

以上都是市场改善楼盘出现的情况,也是房企共同面临问题,这些问题短期之内是无法解决的。

用不少文字说了贵阳市场改善楼盘的不足,但也不得不承认,综合对比下来,这些改善楼盘也有独特的优势存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现阶段的贵阳楼市,楼盘综合品质普遍不高,特别是那些普通的刚需楼盘和超级大盘,千篇一律,进步很小,概念很多,落地较少,即使落地,后期服务也比较艰难。

在物业服务和楼盘运营这块,是一个楼盘的软实力体现,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购房者对这块的要求并不高,多数房企也处于躺平状态,反正有那么多楼盘比我烂,我何必尽全力,只要做得比别人好一点就可以赢得认可和销售数据。

总之,在如此“粗放且不成熟”的楼市环境下,房企要妥协,产品更要妥协,最终消费者不得不妥协了,房企和楼盘的那些诸多问题就不奇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贵阳的楼市环境,对改善需求购房者来说是十分不友好的,由于改善楼盘的“改善纯度”不够,购房者选择的范围很是有限。

吐槽归吐槽,批评归批评,理性来看,贵阳楼市这几年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市场开放了许多,在外来房企与本地房企的竞争中,消费者对楼盘和产品都有了很高的认知提升,购房选择也比以前宽泛了不少,并且买到的房子也比以前更优质。

目前,贵阳市场的改善盘,确实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改善盘对楼市做出的积极贡献,也是不可被忽视的。毕竟楼市进步是一小步一小步的,需要有房企来做出改变,也需要有房企接受市场的批评并改正。

以上看法和文字都是城语这个小小的销售的粗浅看法,如有不对之处,还请拍砖,毕竟城语这个销售员看问题的目光总是片面和短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