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胶着多时的巴西大选终于尘埃落定,备受各界瞩目的前总统卢拉以1.6%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同样很高的现总统博索纳罗,赢下了自己的第三个总统任期。面对左右翼对立的国内局势,卢拉呼吁各派重归于好,构建稳定的巴西

相较于“追捧”特朗普,践行“反全球化”道路的博索纳罗,曾两度出任巴西总统的卢拉显然更得民心;在此前数轮选举中一直保持领跑地位的他将优势保持到了最后,赢下了此次大选

曾在2003年和2010年两次当选总统的卢拉,是首位工人出身的巴西总统,也是“史上最受欢迎的巴西总统”。

由于在任期间政绩斐然,卢拉的民意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在博索纳罗政府疲于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困境时,更多人选择让卢拉“力挽狂澜”,也并不怎么出人意料。

因为从政策倾向上看,卢拉推行的左翼经济政策围绕民生问题展开,内容更务实,更贴近底层民众的利益,也更符合新冠疫情期间社会公共事务开支的需求。

在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失业率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立志带领巴西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卢拉,显然更准确地把握了选民心理;而他侧重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工作,加大对贫困群体扶持力度的种种举措,也更适用于如今的巴西。

然而,“艰难”赢下这场大选的卢拉很清楚,实现上述政策的前提是缓和各派系间的矛盾,规避“两极分化”的政坛局势,并逐步重建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因此,他在赢得大选后的第一时间发表了声明,呼吁各派和谐共存。

从长期影响上看,卢拉的当选将给拉美地区局势以及全球气候问题带来改变。

随着拉美地区“反美化”倾向的不断加强,卢拉政府或将一改博索纳罗执政时期的亲美态度,取消一系列妥协政策,并重新定义巴西与美国间的关系。

考虑到左翼党派在拉美国家政府中占据的主导地位,以及卢拉本人奉行的多边合作主义原则,美巴两国关系或将因领导人政见不同而发生改变;而考虑到卢拉政府致力于重建巴西经济体系,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巴西或将主动改善与欧洲、美国乃至亚洲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美、法等国在卢拉赢得大选后的第一时间就对其发表了祝贺,而这也意味着部分国家乐于看到“特朗普式”总统博索纳罗的下台,并期待改善本国与巴西间的关系。

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由于卢拉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对亚马逊雨林破坏式开发的原则,所以他的上台或预示着雨林过度开采问题将得到改善,而这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碳排放量等问题上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