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苹果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丝的骄傲闪现,老人默默拿出一根烟却没有点着,“今年我的青香蕉还是供不应求。卖接近十块钱一斤吧。”青香蕉算是一个老品种,是已经被淘汰的品种,他却依旧坚守,只是因为这几年价格高吗?老人笑了:“我这个岁数,要那么多钱干嘛?”

家住山东烟台福山绍瑞口村的徐善扑老人这几天忙的很,因为他的青香蕉苹果被北京的客商定下了,这段时间需要抓紧采摘。其实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年出现了。这几年都是这样,当很多人的红富士苹果拉到市场上去卖的时候,老人喜欢在自己的果园旁边的小屋里,倒上一杯茶水,看着“熙熙攘攘”的果园。当市场上的红富士苹果销售进入尾声的时候,他的青香蕉苹果进入到了完全成熟期,就可以采摘,发走,然后,嗯,数钱。

“1957年,嗯,这一年我记得很清楚。”老人见我来寻苹果的“根儿”,很高兴,我见他打开了话匣子,便斜坐在老人旁边,“绍瑞口的果树生产示范队,就是在1957年成立的,当时建立了一个示范园,主栽品种就是青香蕉,我记得还有红香蕉,秋花皮,大国光,小国光,后来每个品种亩产达到了八千斤到一万斤,那可是全国标杆。”那段时间可算是摸着石头过河,老一辈人真的很厉害,吃苦,钻研,完全是自己总结的一套方法来种植果树

“没有借鉴?”我问道。

“去哪里借鉴呢?”老人笑着说,“就这么说吧,那个时候全国的苹果的老祖宗就在我们这里,从世界的角度来说,红富士也在日本,也许还没有出现。不过,也学习一些知识吧,很多是来自于苏联的经验。”(据笔者考证,其实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红富士苹果在日本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引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我想了一下,那个时候老一辈的人是都有一种韧性,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匠人精神。

“不同坡度的水土保持,山地梯田应该是外高里低,如大面积田面应在雨季做畦截流,要达到小雨不出地,大雨不冲泥,山地老树要通过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料,使其复壮。”老人如数家珍,我听了以后感觉很吃惊:“那个时候就提倡使用有机肥了?”

“不能说提倡吧,毕竟氮磷钾肯定是效果快,增产增收的保障,但是那时候已经发现有机肥的好处了,不过这里的有机肥是以土杂肥为主。”老人纠正了我一下,接着说道,“青香蕉其实管理起来比较费劲,这也许是现在放弃这个品种的一个原因吧,这么说吧,目前来说青香蕉这个品种全国真正能管理好的,没有几个人了。”

是啊,老品种的背后,也是老人。连管理红富士的果农也在日益老去,更何况青香蕉呢?我感叹道:“那以前的经验真的是一点点抠出来的啊,老一辈的人真不容易。”老人没有接着我的话茬:“青香蕉选的树形多是多主枝园头形或者自然开心形,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很多果农采用了三主枝主干疏层形,后来演变成了主干疏层延迟开心形。”我听着其实很多也不是很明白,只知道开心形和疏层形的树形是什么样子的,目前很多红富士也采用的这样树形。树形的选择与修剪密不可分,而修剪我觉得是最“因人而异,因树而异”。

“去果园走走吧。”接着,徐善扑老人就带我在青香蕉园子里,摘了一个给我吃,我刚想咬一口,他阻止了我:“你可以闻闻味道。”我闻了一下,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却不是很浓郁。“现在的苹果,很多都没有这个香味了。其实真正苹果的味道,不仅仅是用嘴尝。”不过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也在寻找青香蕉,这样的老品种。

“小时候吃苹果的味道。”我夸赞道。老人哈哈一笑:“我也觉得是,小时候吃苹果的味道,我说的是我小时候,不是你小时候。”

“新品种您怎么看呢?”临近告别,我问道。

“时代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品种好还是老品种好,我觉得还是看市场的验证吧,苹果终究是用来吃的。”老人沉吟了一下,默默看着这些青香蕉苹果,脸上有一丝喜悦,却带着忧愁。“不知道在未来,这青香蕉还能不能传承下去。”

“现在,你没有徒弟吗?”

“没有。”

我又想起他说的话,目前整个中国来说,真正能管理好青香蕉,没有几个人了。我告别了徐老,回到了单位,《绿色田园》(胶东地区最大的涉农媒体,关注作物整个产业链)的制片人告诉我要把“田园寻鲜”做起来,寻找最好的最优质的农产品。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种传承的味道吧。

最后忍不住做一个广告,需要最好的农产品,关注“田园寻鲜”准没错,虽然有点蹩脚,但是真的是希望老一辈人的努力没有白费,像“青香蕉”这样的管理技术实属不易,流失了很是可惜,怎么才能传承下去?我想起老人的话,苹果最终还是要吃的,更多的消费者喜欢了青香蕉,它就不会消失。

(后记:1997年,18岁的福山绍瑞口村人唐殿功从“广兴果园”引进苹果,为苹果的起源,而当时的品种,据考证很有可能就是青香蕉。2022年,青香蕉在绍瑞口依旧有所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