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市场上,以闽南菜为定位的餐厅很多,而鼎宴闽南菜独树一帜之处,是在成立之初,创始人之一陈为狮就致力于让家的味道延续至宴请餐桌。菜品制作采用80年代的铸铁大锅,延续古法制作的烹饪方式,辅以当季新鲜食材,加入主厨与时俱进的创意,制作出闽南家宴的味道。因用其闽南乡村土菜八大锅作为烹调炊具,锅,闽南话发音是“鼎”,又因餐厅定位以宴请为主,顾得名“鼎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包厢预定供不应求,鼎宴第四家店文园店也呼之欲出。位于文园路66号,将军祠地铁口旁的鼎宴文园店,总面积3000平方米, 大厅可容纳15桌同时就餐,适合举办生日宴、寿宴、公司小型年会,并配备先进大屏幕和音响设备。39间风格简约时尚的包厢,更是商务宴请、家庭聚餐、招待外地亲朋好友的好地方。有私密属性的包厢,设有泡茶桌,客人提早于约定时间进入,可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泡功夫茶,等候宴席开场。每个包厢均设有独立卫生间,方便家庭聚会儿童使用。有的包厢还可容纳2-4桌的多家庭及家族聚餐,人均消费极具性价比,在100元以上,丰俭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鼎宴,老厦门人可品尝到镌刻着儿时记忆的菜。鼎宴封鸭,是同安封肉做法的延续,将鸭肉放入铸铁大锅里,大锅煮肉,食材份量决定了肉味香气的浓郁程度,而且烹饪时间和火候,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在文火和大火交替的过程中,才能将汁水充分锁入肉之肌理,古法熬制出来的肉,开盖香气四溢、入口酥烂香嫩。

番鸭骡脚血鳗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季进补是闽南人的季节传统,以厦门传统药膳汤进行改良,融合番鸭和血鳗,在山海搭配的食材中,加入粘稠有胶质的骡脚,达到口感和营养搭配上的平衡。血鳗,滋阴补血,加入药膳的加持,使进补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翔安猪肚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古菜心作的代表,源于闽南人家坐月子的饮食风俗,猪肚里放入鸡蛋、海蛎干、瘦肉,然后熬煮成汤。食用前,将猪肚切开,因其调味加入胡椒粒,使得这道菜还有祛湿养胃的作用。

翔安地瓜粉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厦门人都知道翔安特色菜——地瓜粉条,却不知这道菜缘何而来。土生土长于翔安的陈为狮,因这道菜,忆起80年代厦门人的生活状态。当时,翔安、同安人,以种菜、种地瓜、水稻等农业生产为生活基础。稀饭和地瓜粥,是闽南人真正的三餐主食。每餐家里煮地瓜粥,如若剩一碗,就将粥搅碎,又因每家每户都有做地瓜粉的习惯,就将粥和地瓜粉放在一起食用,形成了地瓜粉条的原型。如今,地瓜粉条已然成为鼎宴餐桌上必点菜肴之一。陈为狮希望生长在富裕年代的孩子,品尝此菜时,能知其源头,不忘传统,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陈总说,90年代生活刚刚走向富裕,大鱼大肉成为当时人们餐桌饮食的追求。时至今日,客人对于饮食的需求,也开始向健康、养生靠近。鼎宴菜品提出的“古菜心作”,在尽量遵循传统古法制作的同时,也将健康和合理膳食搭配的现代理念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