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未知持续的后疫情时代里,远方的宏大叙事摇摇晃晃,我们试着踏实地依靠近处,扎进具体的社区和街道,在居所阳台学习种菜,散步公园草地打滚。重返在地作为一种需要温故的切身体验,勾连起城市中游荡的人群,2022年造像艺术节用“拍啥西”掀起一轮关于日常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下午16:30,2022造像艺术节预展正式开幕。预展邀请了3项摄影主题的展览、2项摄影主题的艺术书展和1项声音展览的策展人与艺术家在现场进行深入的导览。他们通过多元的媒介收集了来自不同身份认知、不同观察视角、不同人生心境下的光影甚至声音,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生活构想的思路和余地,也许在这里发生的所有新事物都预兆着一种关于问题的答案或关于不确定性的脑洞。

 倒计时Day1|大象探班造像艺术节,带你逛预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倒计时Day1|大象探班造像艺术节,带你逛预展!

在现场,你将会看到141家参展品牌、3场摄影展览、2场摄影艺术书展、1个声音策划展览、21场不间断工作坊&对谈讲座和9个特别单元项目在现场发声。接下来,就让大像本象带大家逛展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造像艺术节,希望通过关照日常的人、事、物,让附近的时光重新进入我们的镜头。策展人葛睿璟《跳房子》展览则通过空间视角的多纬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特色的策展规划,让《跳房子》的观展体验本身,成为一种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独生子的独子、离开家人四年的艺术创作者王家骏分享展览背后的故事,他通过设置半戏剧性的拍摄场景——让家人表演他们对于他来说是谁,这个过程也让他理解“我们正在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中“有一个场景,人在床单后面休息,只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在发光的织物后面又一个强大的意志和坚韧的灵魂,这被投射刀划伤,被看作是转移的阴影。我正试图展开一个孤独的英雄的两面性格和沉重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擅长从绘画和写作出发的青年创作者刘呗宁认为,”身体是操劳的,人一生所见的一切就犹如从轮船的舷窗往外望去的风景,我们对于船之所向并无太多主动性。舷窗的风景是被动的风景,并非‘我’穿行在世界,而是‘世界穿过我’。我们可以掌握的是选择记录、遗忘或者跳过,对我来说摄影就差不多是这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年漫游杭州的策展人胡沁迪说,“宝丽来是一种即时成像的相机,仅此一份,不可复制”,随后便停顿了下来,欲言又止的样子。

就像宝丽来与爱好者之间的某种关系,成像色调透露着复古的气息,那种仅此一份、不可复制的属性让怀旧的气质更加触动,闪光也总是恰到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时日常》展览来自开放征集的宝丽来作品,其中一位作者恰好在预展的现场。很巧的是,他参展的这张照片恰好是去年造像艺术节结束后返程拍摄的,投稿后被选入在现场展出,像是一段奇妙的缘分,让人感叹。

一场由大家共创的日常“万花筒”,折射出生活中碎片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成众,众目睽睽”,策展人孙大年开场便道出展览名称的来意。“三种摄影风格勾连起三种不同的身体观看方式,凝聚在同一空间里”,为了让游逛的体验更佳,大年还在单一的展厅空间中设置了可移动的展墙,让观看本身有更多的层次和对话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分割完整的空间,如同将记忆打碎后再次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打造不一样的观看方式,让观展者在相对小的空间里能够与作品独处、交流、亲密对视”。作品是摄影师想对大家说的话,也希望大家在观看《睽睽》之后在展览的展墙上留下想对摄影师说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上书房,一家非营利公益图书收藏馆,创办于2015年,致力于收藏摄影图书,涵盖国内外艺术史、摄影史书籍及中外摄影家画册,目前馆藏已超过20000余册。

本次带到造像艺术节现场的这部分,是关于街摄、行走和家人,是关于真实日常生活记录的影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带来的是比较少见的一些书……大部分来自于国外,但并非艺术化的处理,而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记录跟他们家人相处的时光”,影上书房朱老师现场分享道。

现场观众游逛到此,便留下来开始长时间的阅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策展人葛亚琪的现场导览,几乎涵盖《回望远方:旅行者书单》的每一本书,认真分享其中摄影师或出版本身的故事,信息量巨大。其中《156km+156km》这本摄影书的作者羊羊羊也来到了现场,跟我们分享了这本双开书背后关于苏州和杭州间生活的旅行故事。

其中用心的蓝晒作品和书本特别的打开方式,让现场观众纷纷翻阅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书展,是容易让人坐下呆一天的地方。作为杭州第一间摄影集图书馆,1908阅览室通过预约方式向读者开放。本次书展也是由1908阅览室和众多热爱摄影书的朋友共同呈现,用策展人葛睿璟的话说,“我已经三年没有真正旅行过了,也是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跟大家来一场‘卧游’”,也是过过瘾,跟着来自国内外的摄影师在影像和文字中出游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视觉和图像虽是绝对主导,然而耳朵却不像眼睛那般可以闭上。

声音承载了无形的情感和记忆,自然和日常环境中的声音与身体经验共同构筑起时间与空间的抽象认知——蝉鸣是夏天的炎热,鸟鸣是清晨的凉意——而聆听某一处的声音也将我们短暂地置换入另一个时空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的观众,跟随策展人蒋子祺全场体验了四处声音展览的站点:或是走进露台,或是钻进“洞穴”,或是前往水边,又或是深入店家。

有的时候,戴上耳机的听者本身变成了一幅画的存在,仪式感让声音展览成为流动的行为艺术和对影像深处的追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ore to Come!

更多彩蛋,等你来揭晓!

明天(11月4日)10:30,

为期三天的2022年造像艺术节正式开幕。

更多精彩现场,不容错过!

请戳官方全攻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像艺术节 2022

主办方:大屋顶文化 画英雄

出品人:张炎 华桂飘

工作组

内容策划:陈三自 华桂飘 陈日雯

展览统筹:华桂飘 姚梵姝

传播企划:沈若君 张雅维 高亚楠

新媒体编辑:陈日雯 姚梵姝

活动执行:华坤斌 钱林鹤 毛歆程 马柳诗

大象IP形象设计:俩木

视觉设计:Butter Project

平面设计:施知君 陈帅

项目统筹:孔雪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省观众来杭提示

观众朋友们,感谢您对2022造像艺术节的支持。如您从外省市来杭,目前杭州市政策:来杭人员需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对国内疫情低风险地区人员等,实施3天日常健康监测,落实「三天两检」对国内全域常态化防控区域来杭,查验浙江健康码绿码+行程卡。如您来自中高风险地区,请避免出行和聚集观展。

建议自查步骤

1、出行前,打开「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点击「各地防控政策」查询杭州最新防控政策,确认自身情况是否符合来杭条件。

2、确认目的地政策:预订酒店、民宿前请通过电话确认是否接待,在其他住所居住也请拨打住所所属社区确认防疫政策。

3、如有购票后,因疫情无法来杭情况,请您提前一天前申请退票并联系客服说明情况退票,我们会依序尽快回复您。如长时间无人回复,请您微信联系:dawudingxzs2

如您未做核酸或者核酸即将过期,

可前往良渚文化艺术中心附近以下地点进行核酸检测:

1、玉鸟流苏核酸检测点

地址:余杭区良渚街道大陆路玉鸟流苏广场(知味观旁)

营业时间:周二周四周六(06:30-09:30,18:00-21:00)

2、昆仑华府二期核酸检测点

地址:余杭区良渚街道昆仑华府二期东门口

营业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周日(06:30-09:30,17:00-20:00)

3、顾家埠核酸采集点

地址:余杭区良渚街道良平街崇福村南门旁(梦栖祥云小区北门对面)

营业时间:周二周五周日(06:30-10:30)

4、东田玉城核酸采样点

地址:余杭区良渚街道东田玉城2幢前面

营业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日(17:00-20:00)

5、杭州福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余杭良渚文化村门诊部核酸采样点

地址:余杭区良渚街道良渚文化村春漫里54-4-101

营业时间:周二周四周六(09:00-12:00)

6、春漫里核酸采集点

地址:余杭区良渚街道良渚文化村白鹭郡南春漫里广场春漫里物业旁

营业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周日(06:30-09:30,18:00-21:00)

7、十六街区核酸采集点

地址:余杭区良渚街道十六街区广场

营业时间:周一周三周六(06:00-10:00)

EXTENDED READING

▲2022造像艺术节官方全攻略,看这一篇就够了!▲倒计时Day4|Let's 造像!秋末最后一场市集! ▲玩玩玩逛逛逛全名单|良渚古城秋日游园会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