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在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无疑被寄予厚望,从2019到2022年,摩托罗拉、小米、OPPO、荣耀、vivo等主流手机品牌先后加入这一阵营。且DSCC预计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23%至1777万部,并预计2026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5468万部,而21-26年CAGR为47%。

快速增长背后,是厂商在完善折叠屏手机上的久久为功,尤其是优化折痕问题方面。根据去年黑猫投诉发布的折叠屏手机投诉TOP10榜单,“折叠屏出现折痕、裂痕”占比最高,针对这一问题,各大厂商纷纷从铰链技术、防护屏材质、新型材料等方面发力,消除折痕是否将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铰链:核心所在

铰链是折叠屏最核心的部件。据介绍,铰链结构设计与折痕深浅、折叠开合手感、产品结构强度、使用寿命密切相关,更是解决折叠屏手机“痛点”的核心技术所在,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折叠屏折痕的表现,进一步对折叠屏的使用观感和使用寿命有影响。所以,铰链技术无疑成为众多厂商“攻坚”对象,今年新发布的手机无疑是在这方面做了进一步改进:比如vivo X Fold采用的航天级浮翼式铰链,在中央添加了一条一体式锆合金龙骨,为铰链提供支撑,以避免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的折痕问题;华为Mate Xs 2首创的双旋鹰翼铰链,采用了恒长控制、精准拟合、全体联动三项细节方案,据称,实现了近乎完美无痕的折叠形态。

UTG材质:功不可没

而在减少折叠痕迹上,UTG(超薄柔性盖板玻璃)也功不可没。有专业人士指出,从三星开始采用UTG后,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注意力便集中到UTG上,相比于之前采用的CPI(透明聚酰亚胺),UTG有着更薄、可弯曲性更好、强度更高、折痕更浅、触摸感接近传统直板手机等优势。去年发布的OPPO Find N就采用了全球首款水滴形态UTG玻璃,据介绍,透光率更高、抗冲击性能提升300%,折痕改善也是达到了10%。而今年发布的vivo X Fold据称,同样也使用了UTG玻璃,做到了折痕更浅:UTG玻璃回弹快,能快速消除铰链两侧与屏幕相接的门板位置上的“鼓包”;而相对更硬的特性,可在屏幕弯折时提供向外支撑的力,减少折痕。

自愈材料:另辟蹊径

不过,也有厂商另辟蹊径,大致方向是通过在屏幕添加自愈元素,再由外部能量触发完成外形修复。比如前不久,苹果的一项名为“具有柔性显示屏覆盖层的电子设备”的新专利被曝光。根据专利描述,为了减轻显示屏覆盖层中的凹痕、划痕或其缺陷的数量,苹果在显示屏中覆盖了一层可“自愈”的材料,而柔性层中包含有一层弹性材料,可以拉伸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就像某些床垫中的记忆材料。而根据产业链消息,苹果已经推动三星显示、LGD等面板厂商开发混合材质设计的折叠OLED显示面板,以实现这种“不起皱的屏幕”。

无论是在铰链还是在防护材质上做功,在业内人士看来,都对减少折痕以及让折痕不明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屏幕中添加自愈元素来修复折痕,则还未得到实际验证,但完全消除折痕,除了技术工艺上仍需进一步优化,还要考虑与成本的平衡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过,在手机巨头的推动以及上游面板厂商的发力下,折痕问题的解决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图片及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私信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