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小禾
提起包青天,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不畏强权,不徇私情,是民众心目中的执法英雄。
可以这么说,包青天是宋朝法律的化身。然而,了解了宋朝的法律后,却发现那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景罢了,与真相相去甚远。
那些杜撰包公故事的作者,大多是明清底层的文人,他们对宋朝的司法制度缺乏了解,过多地融入了一些臆想的故事情节,才造就了包公这样的流行大IP,误导了人们对宋朝法律的认知。
这本《大宋之法》真实地再现了宋代的司法制度。作者吴钩从宋人笔记与历史文献中发掘出大量真实可考的案件记录,诸如宋朝拆迁每户能补偿多少钱?宋朝女性怎样做婚前财产证明?潘金莲可以和武大郎离婚吗?宋朝法官懂得程序正义吗?......这些千年以前的故事,彰显了宋朝早熟的法律精神,也让人为它的湮灭深感惋惜。
01纠正历史故事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尊一声驸马爷你莫要执迷。”这句耳熟能详的唱词出自《铡美案》,让狠心地负心汉得到严厉地惩罚,大快人心,树立了包公铁面无私地光辉形象。
同时,包公还不徇私情,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一视同仁。
众所周知,包公幼时,父母双亡,是嫂子把他抚养长大,包公尊她为“嫂娘”。然而,恩重如山的嫂子的儿子,也是包公的亲侄子犯了法,包公毫不留情地举起了铡刀。
绝不徇私枉法,是包公的座右铭。然而,在宋朝司法里,有严格的回避制度,法官不能审理亲属的案件,因此“包公铡侄”一案全无可能,完全背离了历史的真相。
02 重新审视历史文明
“你做皇帝的当然权高势重,你可以为此事。但我德国尚有法院在,此不公平之事我必诉之于法庭解决。”这是经典的“磨坊主宣言。”你拆你的,我还有法院做后盾。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德国皇帝与磨坊主”的故事,因为磨坊挡住了皇帝的视线,他便下令拆除了磨坊。被磨坊主告上了法庭,最后败诉的故事。
虽然皇帝打官司输了,却树立起“国家应该尊重居民财产权”的价值观。然而,在遥远的宋朝时代,也能找到这样的故事。
宋神宗作为一国之君,当然很强势,虽然他的心里很想杀掉徐勋,但是,他却不能随意干预司法系统的运行,必须按照司法程序来责罚徐勋。
最后,神宗也只能发出这样的叹息:”朕平生未尝作快意事。”皇帝都不能作快意之事,包公又怎能不按司法程序来执行呢?
03让善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历史作家,吴钩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通过撰写一系列宋朝司法笔记,从法理、制度、刑事、民事四个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介绍宋代中国在法律文明上取得的成就。
国外的“国王与磨坊”,家喻户晓,不仅只是因为他们的大肆宣扬,而是,他们进行了正确的传播方式。
正如吴钩所说,讲好我们自己的“国王与磨坊”故事,不是为了证明“祖上曾经阔过”,而是希望通过一遍遍地整理、编撰、讲述、阐释,将故事内化为连绵不断的文明传统,成为司法制度良性演进的内在动力。
04结束语
传承历史文明,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责任。因为我们都活在传统中,被传统塑造,同时也在塑造传统。那些美好的善便绽放在我们的历史深处,成为历史演进的内在动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