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复复的疫情迄今已持续3年,城市沉重地呼吸着,戴着蓝色口罩像是抓住最后的希望,疫情像是一只灰色的巨网,撒在城市,撒在乡村,撒在了大山的每一个角落,人们谈“疫”色变,躲之而不及。然而山阳县天竺山镇卫生院的全体白衣天使们却没有选择躲避,而是在院长程绪献的带领下,向险而行,逆风执甲,第一时间冲在了疫情的最前沿,用自已的血肉之躯为辖区群众撑起了一片平安、健康的绿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击疫情 院长打头阵

抗击疫情 院长打头阵

2022年8月15日,山阳县新冠疫情爆发,接到上级联防联控通知后,院长程绪献第一时间率领由8人医务人员组成的抗疫团队奔赴该镇柳山坡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同镇村干部、流调人员研究抗疫策略、制定防控措施、调配防控人员、协调防疫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山坡村当时被划为中风险地区,实行静态管控。但由于该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且距离县城有40公里,给核酸采样、送检造成一定难度。为了做到核酸采样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实现全人群采样和采样标本按时送检。程绪献每天凌晨3点带领卫生院职工分组挨家挨户逐人进行核酸采样。每天采样800余人,行程数十公里。去时月朗星稀,回时烈日当头。整个团队人人腿都似灌了铅般沉重,一步也迈不开了。而最让人难受的是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冒着40多度的高温做核酸,让每个人都汗湿了衣襟,脱水成了常态。有一次,院长程绪献在做完核酸脱掉防护服后,看到自已淡蓝色的体恤衫因长时间被汗水浸泡已经变成了深蓝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疫情突然,村上的应急物资和生活设施相对不足,致使团队人人脸都黑瘦了一圈。程绪献及他的防疫团队只得在村委会灶上吃点便饭充饥,半夜出任务时吃点方便面充饥。晚上挤在村卫生室的四张小竹床上勉强过夜。说是过夜,其实只是休息几个钟头而已。即便如此,院长程绪献和他的抗疫团队从沒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应检尽检的目标任务,确保了该村疫情沒有蔓延和外溢。还辖区群众一个健康、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3月6日,天竺山镇石窑子村有一名从西安返回的密接人员,接上级通知后,院长程绪献晩上12点带领4名医务人员驱车20余公里,翻越二座大山,来到该村上门为次密接人员做核酸采样,待做完200余人的核酸采样后,他与队员均累得精疲力尽,人困马乏。为不至于延误检测结果,他毅然强打精神,开车沿着满是结冰的乡村公路,小心翼翼地向县城行驶,等到达县上后已是早晨五点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员核酸启动后,院长程绪献带领他的防疫团队又开启了他们艰难的爬涉之旅。为了保证按时完成采样任务,每次晚上11点从卫生院出发,兵分多路,奔波全镇10个采样点28个釆样台,整夜开展核酸检查,白加黑、五加二已经成为了他们工作的新常态。为确保不漏一人,院长程绪献率领团队披星戴月步行去山高、坡陡、路窄的农户家中,为单庄吊户行动不便人员做核酸,往返一个来回就是3个多小时。

驰援西安 巾帼胜须眉

驰援西安 巾帼胜须眉

人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此话富含深刻哲理。由于院长程绪献时时以身作則,事事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且知人善用,极富亲和力,因而在全院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2年3月初,西安疫情发生后,该院副院长汪玉兰主动请缨,驰援西安。在得到院方批准后,3月8日,汪玉兰随商洛抗疫团队前去西安市经济开发区与其他队员并肩作战。她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小区居民核酸釆样。由于工作量大,因此她每天凌晨3点就得起床随队出发奔赴指定小区进行核酸釆样,经常是乘坐电梯上到33楼后,又从33楼一层一层地挨家挨户敲门向一楼延伸做,等做完整栋大楼时,她已是汗流夹背。很多次三更半夜接到封控区紧急核酸采样任务时,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顾不上休息,奔赴采样点,圆满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就这样她毅然坚守了20多天,直到西安市疫情清零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医院。

本次驰援西安,她用执着的坚守,让西安人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商洛人的坚韧,也体会到了山阳人滚烫的爱心,更为天竺山镇卫生院摘取了“白衣执甲赴经开,医者仁心护长安”这一闪光的殊荣。汪玉兰个人也被西安市经济开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授予“抗疫先行者”称号。尽管汪玉兰为单位为个人均赢得了不菲的荣耀,但她却没有沾沾自喜,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连家也不回,便一头扎进了山阳县紧张而繁忙的抗疫工作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天竺山镇卫生院有院长程绪献的真抓实干,有全体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全体医护人员面对疫情挺身而出,忘我工作,不分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才堵住辖区疫情的扩散和外溢,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还全镇群众一片朗朗晴空。他们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向险而行,逆风执甲诠释了白衣天使的本质意义。(刘抗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