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贞固

窦贞固

窦贞固字体仁,同州白水人。父亲窦专,后唐左谏议大夫。窦贞固年幼能够写文章,同光年间中进士,补任为万全主簿。母亲去死服丧离开官职,服丧结束后,授予河东节度推官。这时后晋太祖在藩邸,任用窦贞固作为廉介,非常器重他。等到即位后,提拔为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拜为中书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福三年,下诏百官各自上奏密封的奏疏,窦贞固上疏说:“陈听说推举善良贤明为明,知人之才为哲。圣君在位的时候,民间没有隐居沉沦的人;清明时代任用人才,政治自然没有紊乱。求贤若渴,从谏如流,是郑国用来赞美姜子皮的。是鲁国用来讥讽文仲的。治国的关键,首要是引进贤能的人。陛下刚刚建立基业,应当寻求众多人才。请求陛下下诏给边关,命令有关部门议定一个人,又和能力学识,可以担任何官职,朝廷依靠奏折进行任用。如果能够符合推荐,果然是个人才,上奏的官员,希望能够给与奖赏;如果举荐与事实相违背,或者徇私舞弊,所安的官员,应该加以处罚。自然能官职按照德行排序,位次应该依据才能进行提拔。三人同行,尚且听说选择好的人;十目所视,一定不会有看法错误。臣职位在于议论思考,所以敢于陈奏偏激的看法。”

奏折奏上后,皇帝深为赞赏,命令有关部门制定国家的法令。第二年改任御史中丞,与太常崔棁、刑部侍郎吕琦、礼部侍郎张允一同详细制定正冬朝会礼节、乐章以及二舞行列。历任刑部、门下二侍郎。

窦贞固作为礼部尚书对于七庙的礼仪建立至关重要后汉

窦贞固作为礼部尚书对于七庙的礼仪建立至关重要后汉

后晋少帝即位,拜为工部尚书。升迁为礼部尚书,担任贡举。旧的制度,进士晚上考试,以换三次蜡烛作为你时限。长兴二年改为白天考试,窦贞固以白天时间短,难以全部发挥出文士的才能,奏请回复夜试。选拔士人公正适当,当时人都陈赞他。改为刑部尚书,离京担任颍州团练使。一年多后,又拜为刑部尚书。

后汉太祖进入汴京,窦贞固与礼部尚书王松率领百官在荥阳西朝见,后汉太祖停下车驾,犒劳他们很久。当初营造宗庙,皇帝因为姓出自汉,于是承袭国号也称呼汉为国号,尊汉光武帝作为始祖,并亲自连同祠庙共为五座。诏书说群臣议论,窦贞固上疏说:“按照《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人一庙。’”《正义》说:“周代制度七庙的,太祖以及文王、武王的与亲庙四座。”

又说:“七庙,是根据周代为基础。有相应的就建立七座,没有就相应的建立五座。”光武中兴,以及魏朝、晋朝、南朝宋、南齐、隋朝、唐朝,有的建立六庙,有的建立四庙,都是建国刚开始,不满足这个数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上说:“德厚的流光”,这就是天子祭祀六代的道理。现在陛下平定寰宇,重新兴复汉祚,广泛寻求典章制度,建立宗庙。请求设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座庙。至于自古圣明君主祖有功、宗有德,在寺庙之外另外建立始祖庙,不被固定数目所限定,所以或者五庙或者七庙。现在请求尊奉高皇帝、光武皇帝作为始祖,效法文王、武王的不变的制度,按照历朝六庙的旧规,以合乎典章礼法。后汉太祖听从了他。议论的人认为天子建国,各自依随他的起源,尧出自唐侯,大禹生大夏就是这样。立庙全部都是祖宗有功劳,商朝的契、周朝的后稷,魏国的武帝,晋朝的三庙就是这样。高祖起于晋阳,后来追嗣两汉,只用同姓作为远祖,很不符合这个道理;窦贞固又用四亲相配,上合高皇帝、光武帝,背离得更远了。按旧例建立亲庙是可以的,起于都不符合礼法。不久升迁为吏部尚书。

窦贞固中了蛊毒,呕吐,吐出恶臭的东西

窦贞固中了蛊毒,呕吐,吐出恶臭的东西

当初,皇帝与窦贞固一同侍奉晋太祖,非常融洽。这时苏逢吉、苏禹珪从霸府(藩镇)的僚属骤然提升为宰相,想要以旧臣为首,因为窦贞固持重寡言,有威望,就被授予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窦贞固少年时候中了蛊毒,好像赘生在喉咙中,经常梗阻。等到做宰相后,经常呕吐,有形状像蜥蜴一样的东西落在银盘中,毒气冲击盘子,在大路上烧掉,气味在百步以外也能闻到,人们感到很奇怪。后汉隐帝即位,加司徒,改本籍贯安乡为贤相乡,班瑞里为勋贵里。杨邠、史弘肇、王章树结党恣意妄为横行专断,专权欺凌皇帝,窦贞固仅仅端庄稳重,不能规劝挽救。

周太祖起兵,窦贞固与苏逢吉奉后汉隐帝在野外,兵败。苏逢吉仓皇自杀,窦贞固于是拜谒周太祖。周太祖假称皇太后的命令,委任窦贞固、苏禹珪、王峻一同长官军国政事。周太祖登基后,加兼侍中。恰逢冯道作为首相,改监修国史。不久罢相,担任司徒,窦贞固于是回到洛阳,缴税服劳役,沦为编入户籍的普通百姓。窦贞固不能忍受,向留守向拱陈诉,向拱不听。

北宋初年,作为前朝三公到宫廷陪席,拜谒范质,请求担任东宫三少,奉朝请,范质不给他上奏。于是回到洛阳,放旷山水,与布衣百姓携手歌姬喝酒自得其所。开宝二年病重,亲自写自己的墓志铭,去世,享年七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