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小行星防御测试(DART)计划,在今年9月27日成功撞击小行星Dimorphos。

这颗小行星围绕着一颗更大的小行星运动,天文学家通过利用探测器撞击小行星,希望可以改变小行星的轨道。如果测试成功,那么人类未来就可以利用该方法,提前撞击具有威胁的小行星,保护地球安全。

DART计划,成功改变小行星轨道:

DART计划,成功改变小行星轨道:

此次探测器成功撞击的小行星,直径约为160米,这颗小行星围绕一颗直径约为780米的小行星运动。探测器撞击小行星之前,搭载的光学相机拍摄到小行星的照片,并且成功传回地球

根据探测器拍摄到的照片,这颗小行星表面覆盖着巨石以及大量的尘埃,看起来似乎遍布碎石,天文学家认为这颗小行星可能是碎石和尘埃松散聚集成的小行星,但由于DART探测器没有搭载雷达等科学仪器,因此这颗小行星的内部情况无法进行判断。

NASA通过DART探测器撞击小行星,目标是让这颗小行星的轨道运行速度加快,让小行星的运动周期缩短10分钟左右。

探测器在撞击小行星后彻底摧毁,后续的撞击成果,只能依靠地面天文观测进行判断。经过数月的持续观测,天文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的运动周期缩短了32分钟,此前的轨道周期为11小时55分钟。

轨道周期缩短32分钟,已经大大超出任务发射前的预期。这说明利用探测器撞击小行星,确实可以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小行星被撞击后,出现了“彗星尾”:

小行星被撞击后,出现了“彗星尾”:

小行星Dimorphos在遭受撞击之后,产生了大量的碎片,在撞击后的两天时间里,天文学家拍摄到这颗小行星出现的“彗星尾”。

虽然小行星出现“彗星尾”,但是这主要是因为撞击产生的碎片,在运动过程中被抛洒到太空,通过反射太阳光,从而出现了明亮的“尾巴”,并且在太空中延续了近10000公里。

在宇宙中,也有很多小行星,会产生这类虚假的“彗星尾”,从而让天文学家误以为这些小行星是彗星。哈勃望远镜在撞击后,观测这颗小行星近20次,捕捉到两次“彗星尾”的出现。

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虽然目前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周期变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依旧需要对小行星进行持续观测,从而记录撞击带来的任何变化和影响。

DART测试成功,并不代表人类可以防御小行星威胁:

DART测试成功,并不代表人类可以防御小行星威胁:

DART任务目前已经获得初步的成功,但是这并不代表人类可以防御未来的小行星威胁。DART计划撞击的小行星,属于体积较小的小行星,如果是更大的小行星,撞击的效果或许会完全不同,因此人类想要获得小行星防御的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结论。

最重要的一点,DART计划从发射到撞击小行星,在太空飞行了近一年时间,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也说明人类必须提高天文观测能力,至少需要提前数年发现小行星威胁。

小行星撞击,是地球一直面临的危险之一。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也应该尝试在小行星威胁中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