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保定讯 近日,由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编写的《易县名碑》一书刊印完成。该书收录易县历史上重要的七通名碑《御射碑》《道德经幢》《铁像碑》《田公德政碑》《梦真容碑》《何玮神道碑》《敬元长碑》图片、简介、释文、拓本等资料,并将民国孟桂良撰写的《易县碑目》和李国月撰写的《续易县碑目》一并收录其中。全书累计五万余字,图片四百余张,整理易县古今两百余通碑刻资料,从碑名、尺寸、材质、年代、撰文、书丹、篆额、位置等方面做了详细记述。
图1、刊印完成的《易县名碑》。于正万 摄
图2、收录在《易县名碑》中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何玮神道碑》。于正万 摄
易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易县大地上留下了诸多文化遗迹,碑刻是其中重要部分。从易水河畔到郎山脚下,散布于易县大地上的碑碣刻石,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脉,散发着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历来为世人所重。易县存世最早碑刻为北魏太延三年(437年)刊立的《御射碑》,距今已一千五百余年。久负盛名的碑刻有北魏第一碑《御射碑》;唐朝苏灵芝书丹的《道德经幢》《铁像碑》《田公德政碑》《梦真容碑》;元朝赵孟頫书丹的《何玮神道碑》《敬元长碑》,以及历代碑碣刻石,这些碑刻具有重要文物、艺术、文献价值。
图3、唐代著名书法家苏灵芝书《梦真容碑》残石。于正万 摄
图4、唐代著名书法家苏灵芝书《铁像碑》。于正万 摄
据了解,为加快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打造易县文化名片,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士对易县碑刻展开整理研究工作。经实地勘察碑刻遗迹,抄录碑文、测量尺寸,从碑刻现状、历史、碑文、书法、拓本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整理,收集古今拓本,抄录碑文,加注标点,撰写文章,拍摄图片,编辑校对,汇集其它文献,共同缉印成《易县名碑》一书。该书由李国月任执行主编,是易县文旅局主编的《易水长歌》系列文化丛书之一,为传承弘扬易县历史文化留下了重要资料。(李国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