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碳”目标提出两年多来,国内低碳理念不断加深,绿色贷绿色债券、ESG 企业碳金融项目规模逐步增大,全国碳交易所开始营业,国家“1+N”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各个行业和地方政府“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施工图也纷纷出台。
近年来,碳账户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
碳账户是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生活中行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量的存储账户,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评价等环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
据中国科学院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据联合国 PCC 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40%-50%,两机构统计的数据较为接近。据此推测,中国居民部门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在一半左右。可见,为保障中国“双碳”目标的达成,推动居民部门的碳减排具有必要性。
据新华国智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碳账户体系建设在全国各城市迎来热潮,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天津等多城市纷纷开始碳账户的探索。另外,建设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已建立起依托银行金融系统的企业碳账户或个人碳账户并启动使用。互联网行业成为目前国内试水碳账户的“先行者”,腾讯和阿里巴巴目前均已针对企业或个人建立起独立的碳账户体系。
新华国智研究院分析,碳账户于企业来说,可以进一步帮助完善碳排计量管理,帮助企业高效管控各环节能源消耗及减排情况;于个人来说,可以实现碳排的精确计算,推动个人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
新华国智研究院认为,通过各类手段引导或推动其减排成功同样至关重要。目前,国外部分国家及城市已加速推进或开个人碳交易、个人碳信用等减碳项目的实践,而国内针对个人碳减排的业务也在逐渐成为碳金融展的新方向。
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手段,对C端用户的减碳值进行科学测算,借助数字化手段来实现个人碳排放监测数据准确性、全面性和唯一性,并打通与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机制打通。
碳账户通过定量计算,实现了对相关主体碳排放数据的精确计算和登记。
新华国智研究院观察发现,目前金融机构已推出不少绿色金融产品助力碳账户体系搭建。比如在企业碳账户领域,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服务碳减排的专项产品不断丰富;在个人碳账户领域,也有银行向用户推出绿色信贷产品,并根据个人碳账户积分,在车贷、房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措施。
新华国智研究院认为,个人碳账户有望成为类货币的碳资产载体。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对个人碳账户体系进行了尝试,围绕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节能减排场景,用户可实时记录与查询个人碳减排数据。
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城市、金融机构、互联网科技企业等都在通过创新手段来鼓励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培育全民绿色低碳意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将打通消费者衣食住行中的碳减排数值,并在平台上实现商业价值化,从而引领一种新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推动全民绿色低碳意识普及,与众多商业平台共同构建一个更为良性、可持续、多赢的碳减排模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