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现代科学获取新知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细分,各种各样的实验也越来越多,但下面的沥青滴漏实验绝对是最特殊的一个。

沥青滴漏实验从192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的2022年,已经持续了95年,而且未来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最长的实验了。

沥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高速公路都是采用沥青铺设的。沥青是一种具有高粘度的有机液体,但由于它的粘度特别大(大约是水的1000亿倍),所以流动性非常差,一年时间的移动变化也只能以毫米计,肉眼根本看不出它的变化,所以很多人会将沥青误当作一种固态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托马斯·帕内尔在课堂上为他的学生讲述沥青实际上是一种相态比较复杂的混合液体,为了证实这一点,便开启了这项长达九十多年的跨世纪实验。

实验装置很简单,只需要一些沥青样本和一个漏斗就可以。1927年,帕内尔教授将高温加热后的沥青样本放入一个未剪口的漏斗中。三年后,帕内尔将漏斗封口切开,让沥青开始缓慢流动。

但实验并没有帕内尔想得那么顺利,因为沥青虽然是液体,但它实在太粘稠了,所以在接下来的相当长时间里,实验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直到8年后也就是1938年的12月,第一滴沥青才滴到漏斗下面的烧杯中,如果从实验开始算,那么第一滴沥青滴落,总共花费了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时间太久,帕内尔当年的学生已经毕业各奔东西,接下来的学生对这个实验也表现得兴趣索然,所以当第一滴沥青滴落时,只有帕内尔一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而他本人也没有使用任何设备对此进行记录。

又过了8年多的时间,1947年2月第二滴沥青滴落进烧杯之中,但帕内尔教授却错过了滴落的过程。

由于年事已高,且每次滴落花费的时间太长,所以帕内尔再无缘见证第三次沥青滴落的场景,在1948年9月,帕内尔教授去世。

此后,由于沥青滴落时间太长且并无太大的研究价值,装置被搁置一旁,于是便无人见证1954年第三滴沥青的滴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61年,约翰·梅恩斯顿教授来到昆士兰大学,并意外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科学装置,经过了解后,他继承了帕内尔的遗志,继续了沥青滴漏实验的研究。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从他接手实验的1961年,到他去世的2013年,这52年间,一共滴落了5滴沥青,但约翰·梅恩斯顿总是能阴差阳错地错过。

2013年,8月,约翰·梅恩斯顿去世,安德鲁·怀特教授接过了实验接力棒,并且有幸在第二年就经历了第九次沥青的滴落。

但由于烧杯中沥青堆积得太高,导致第九滴被堵住。为了让实验进行下去,怀特打算换一个新的烧杯,但在更换过程中,不小心将滴落中的第九滴沥青扯断,摄像机第一次记录下沥青不完整的滴落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前几次沥青滴落的时间和速度,怀特估计第十次沥青大概会在2027年滴落。而整个沥青滴落实验至少还能再进行80年时间。

为了不错过下一滴沥青,人们专门创立了一个网站,用来对沥青滴落实验进行全球24小时直播,所以我们会有幸成为这个持续近百年漫长实验中沥青滴落过程的第二个见证者。

除了这个百年实验外,英国圣三一学院于1944年也开始了类似实验,但他们比较幸运的是,在2013年7月11日拍下了沥青滴落的过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拍摄沥青滴落的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5年的坚持,让这个在当时看上去有些古怪无聊的实验已经有了“见证历史”的意义。

1927年,实验开始时,人们刚发明电视,发射了第一枚火箭;第一滴沥青滴落后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在此后这场实验又见证了二战结束、冷战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冷战结束等世界风云的变幻,人类的科技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那个实验装置一直静静立在那里,每隔十来年悄无声息地就落下一滴沥青,就像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沙漏。

由于三代人持续近百年的努力,使得这项实验在2005年时,获得了诺贝尔奖,不过是搞笑诺贝尔奖,但即便如此也是对实验者的一种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实验无聊漫长,既不能带来实际性的科学发现,也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利益价值。但这项实验的最大意义在于体现了科学家对知识探索的严谨和坚持,那种为了实验坚守近百年,传承三代,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精神和毅力足以让我们所有人动容,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各种科学知识,都是无数科学家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经过类似的漫长而艰难的钻研得到的,我们应该对这种坚持报以敬意,而非嘲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