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六种非常有名的战马,和它们的主人一起,南征北战,留下了赫赫威名。
1.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
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
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降服的小红马就是汗血宝马了。小红马一出场,嘶叫让马群皆惊,奔跑起来如天龙翱翔,也就只有武艺在身的郭小呆才制服的了。
2.蒙古马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蒙古马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没有失去雄悍的马性,它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正是草原上的汉子们,骑着蒙古马,打下了版图世界第一的大帝国,获得“世界的征服者”的称号。
3.阿拉伯马
阿拉伯马是马的乘用型品种。原产阿拉伯半岛,经长期选育而成。体形优美,体格中等,结构匀称,运步有弹性,气质敏锐而温顺,易于调教,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不高。头较短,颈长形美,鬐甲高而丰实,背腰短而有力,尻长,尾础高,四肢肌腱发达。母马平均体尺(厘米):体高141.1,体长147.6,胸围165.5,管围18.4。一般马有24节脊椎骨,而阿拉伯马只有23节。遗传性好,世界上许多马种,如英国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都有它的血统。
历史上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骑着战马,挎着弯刀,怀里揣着古兰经,一路横行无忌,与唐帝国战,与拜占庭帝国战,与中亚东欧的草原野蛮人战,树立赫赫名声。
4.顿河马
顿河马是和勇猛彪悍的哥萨克骑兵牢牢联系在一起的。顿河马是吃苦耐劳的马,易于饲养,能够在冰冻的顿河干旱草原中生活。它的脾气很好、适应性强,但是在体格上没有吸引力。虽然它在体型结构上有很多缺点,例如动作受到限制、不自然、不高雅和不适宜,但是很少有马能够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
他们耐力持久适应性非常强、反应机敏、对主人忠贞不二,最重要的是它们曾经历了俄国内战和两次世界大战,功勋卓著,被勇敢的轻骑兵战士们喻为金色禁卫。
5.伊犁马
伊犁马外貌俊秀,体格魁伟,抗病力强,耐粗放,适应性强,有稳定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48.3厘米,体重在400公斤以上。伊犁马产于伊犁地区各县(市),尤以昭苏县所产堪称骏马。
伊犁马是我国著名的培育品种之一,力速兼备,挽乘皆宜,长途骑乘擅长走对侧步,能够适应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终年放牧的自然环境条件,抗病力强。保留了哈萨克马的优良特性,饲养起来容易,善走山路,冬季在雪深40~50cm时尚能刨雪觅食,青草季节增膘快。西北及华北各省、自治区,均引进该马种,表现良好的适应性。
伊犁马乘挽兼优。1000米速度赛只需1分10秒,1000公里7小时13分25秒,每天能行走80-120公里。
6.河曲马
河曲马亦称乔科马,原产中国甘肃、青海、四川3省交界处,黄河上游第一河曲处,故名。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河曲马体大协调,骨量充实,肌肉较丰满,关节尚明显。性情温驯,公马神骏而富有悍威。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350~450千克。
河曲马是一个古老马种,历史上曾称之为吐谷浑马。据中国养马专家考察,河曲马原产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先祖为青藏高原寒山地草原马。马被人们驯化成为家畜约在新石器时代。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西夏的“铁鹞子”,人马具装,如人形坦克,让大宋的军队是吃尽了苦头
其他一些如英国马,德国马也很有特点,这里就不一一叙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