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急救中,我要如何判断自己的发力是否准确?”“老师,心肺复苏按压时,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11月6日一大早,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活动中心301教室,响应龙岗区政府对于急救技能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在龙岗区红十字会的组织下,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的导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急救技能培训课程,50名学生围坐在一起,时而眉头紧锁奋笔疾书,时而举起手机边拍边口中默念口令,时而和身边同学低声交流。

这是一堂特殊的急救技能培训课,课程以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同学们将在一整天的学习中,掌握现场急救流程、心肺复苏、AED使用、外伤急救、异物卡喉急救技术等自救、互救基本知识与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本场培训的主讲导师和4位辅训导师,均来自龙岗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该基地配备的3位主讲导师均是龙岗中心医院急诊科的骨干医生,拥有多年急诊科实战经验,80名辅训导师也都是来自龙岗区各医院的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按压都是一次生的机会,用正确的方法按压直到交给医生,患者获救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培训主讲导师是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原急诊科主任孙大勇,他反复强调着心肺复苏的口诀和重要性,力求让大家牢记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随导师的指令,第一组学生走上前,开始实操练习。检查周围环境、寻求他人协助、查看患者情况、胸部按压心肺复苏,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电击除颤……主讲导师分步骤详细解析,在辅训导师的手把手指导下,同学们认真操作起来,“一次,两次,三次……”口中低声念着口令,按压的频率逐渐稳定下来。“在施救时,首先我们自己要保持冷静。AED号称‘傻瓜式’救命神器,你们听,它会提示我们每一步需要怎么操作。”看到同学们神情略显紧张,孙大勇又切换到幽默风趣模式,开始为大家“减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火爆了!报名通知发出去不到一小时,就有500多人提交了申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工作人员笑着说,由于报名人数太多,老师们都主动退出,将50个学习名额全都留给了同学们。工作人员表示,12月的几场急救技能培训已提上日程,其中还包括教职工专场:“希望这样的培训可以常到我们学校来,让更多师生有机会学习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突发状况需要紧急救治,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就可能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鲜活的生命,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救护他人。”小唐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一名大三学生,今天的培训他收获颇丰,“课程体系完整清晰,老师的讲解也非常细心,边学理论边上手实操,接受起来很容易。”

大学生们非常认真,学得也快,中间休息时间还主动要求加练。”孙大勇主任介绍,为了方便大家,急救技能培训的场次大多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虽然辛苦,可看到大家都这么积极学习我们很欣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龙岗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龙岗区唯一的公众急救培训基地,自2021年11月起免费开设初级救护员培训公益课程。为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急救培训服务,基地目前有两种培训模式,除了在培训基地不定期开展面向公众的急救培训班外,还接受群体、单位的预约报名,由基地导师送教上门,开设培训专场。截至目前,龙岗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已开展近百场急救培训,近5000人参与了培训,初级救护员资格考核通过率达95%以上。

据介绍,龙岗区在2020年开展公众场所配备100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项目,为确保群众“敢用、会用AED”,龙岗区政府将AED使用培训纳入区政府主要工作加以推进,依托龙岗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按照市急救中心初级救护员培训课程标准,在全区面向公众培训10000名初级救护员。“接下来,我们继续将公开课与送教上门相结合,开发更多的培训渠道,让更多公众、团体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龙岗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廖琼芳 张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