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过的抉择,现在后悔了吗?

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后悔大学没有选那个专业,后悔没有坚定的和那个TA在一起,后悔彩票选错了两个数字,后悔轻信别人被骗,后悔入错了行,后悔......

有些后悔,都该叫“活该”

一日与女友聊天时,聊起了过去二十多年自己所做过的人生重大抉择。

女友感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在关键性的人生抉择上,自己做的几个决定,现在看来都是错的,不然的话,现在可能有着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生活。

毕竟谁能想到,现在的深圳大学这么NB,现在从财会四大出来的人更加抢手......

听了女友的小叹气,我也想了想过去的二十多年,似乎几个关乎人生走向的重大决策也都做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优势在于文科,却一念之差选了理科,结果在弱势的物理上吃了大亏;大学选择了看起来很有前景的专业,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太擅长;执意不听家人劝告,没有去学牙医,现在才发现原来拔个牙这么贵!

还有很多当时的意想不到,现在从上帝视角去回顾,也忍不住责怪自己当初的愚蠢。

索性大学想清楚了自己想做什么,于是疯狂刷书自学,从随大流考研的僵尸心态回转过来,自学广告、传播学,记得当时在实验室,导师问我毕业之后想做什么,我坚定地说自己要去做广告策划,一番劝阻此处不再赘述。

四后的今天,我做着文案策划和品牌营销的工作,也完成了大学刚毕业时月薪过万的梦想,只是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艰难和踩过的大坑,开玩笑地和女友说:当初选错了路,所以只好曲线救国,好在结果还不算太差,大概这就叫“活该”吧。

有些后悔,是因为“不敢赌”

有些后悔,是因为“不敢赌”

生活里总有太多的“亦未可知”和“悔不当初”,譬如大学刚毕业时面试过贵州的一家做果汁饮料的小公司,当初听公司负责人一番慷慨陈词很是感动,但是最终选择了另外一家,因为他们给4000块,并且立刻就可以入职,还答应了可以预支半个月的工资。

在面试了十几家公司的情况下,这是我当时无法拒绝的绝好条件。

四年后,当我刷着招聘网上的信息时,一则招聘公告跳了出来,我一眼就认出了是当初的那家小公司。

当时为什么没有选择加入他们呢?

因为我不敢赌,当时手上的生活费只剩不到1000块,看着偏僻的办公地点和破旧的办公室,搁谁心里恐怕都要犯嘀咕,尽管大饼画的又香又脆,前景一片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完了他们的招聘广告,然后关闭了页面,后悔的情绪倒并不浓重,只是感慨当初几个人的小公司,四年后竟能做到如此规模。

女友听了后,安慰我:过去的事情谁说得准呢,也有可能你去了之后他们没做大,而是在疫情之下倒闭了,未来总是有点蝴蝶效应的。

我自然同意她的说法,继而有点明白,为何富人的后代更容易成功?

富人的后代天生就应该成功吗?

富人的后代天生就应该成功吗?

都说人富不过三代,也是应了中国传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思想,又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了普通人一些安慰,作为一个偶有窥见奢华生活的普通人,毕竟多多少少都有点仇富心理。

为何富人的后代更容易成功?

富人的雄厚资产固然是一方面,这保证了自己的后代衣食无忧,还有几个方面,我想聊一聊。

其一,富人的后代有着天生的自信

其二,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以及对信息更精准的解读,对信息背后所隐藏的线索抓的更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他们有了去试错的底气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小时候日常接触最多的信息便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周围都是差不多的人,获取的是差不多的信息,忽视了太多讯息背后的关键情报,比如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还不知道福耀玻璃居然那么的牛逼,以至于错失了进入这么一家大公司的机会。

更多的是,普通人也缺少了试错的底气和机会,一旦选错,可能再也无法翻身,所以只能选择在当时看来,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一个选项,可能是错的,但没有经历过那时的困境,如何敢去赌呢?

于是只能振作自己,希望为下一代提供更加优渥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试错的机会和勇气。

迪卡侬的成功,并非一个偶然

迪卡侬的成功,并非一个偶然

现代最大的运动装备品牌之一迪卡侬,被誉为体育界的宜家,人人都知道其极具性价比的运动装备,却少有人知,迪卡侬背后是神秘的法国第三大家族——穆里耶家族

这个传承了几百年的家族,手握欧尚、迪卡侬、乐华梅兰等一众知名企业,家族产业分布全球数十个国家,雇员超过50万人,年营业额超过7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529.2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穆里耶家族的商业帝国

这个始终保持开疆拓土姿态的低调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家族价值观的代继传承,以及行之有效的激励和投资方案,或许就是他们长盛不衰的秘诀。

对迪卡侬的大胆投资,以及迪卡侬创始人创新的勇气,也铸就了现在的迪卡侬。

回到思绪刚开始的地方,多年后再从上帝视角去看当年的选择,免不了有些马后炮的嫌疑,只是觉得,没有勇气去试错可能会留下一生的遗憾,但没有深厚积累的试错,大概率会血本无归,最终只落得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正如迪卡侬的发家,启动资金雄厚,政商两界通畅,一炮而红似乎并非一个偶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在四十岁以后,再回顾二十多岁时做过的决定,也会有些事情再让我有些后悔,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妄图看破未来的走势,似乎也并不现实。

我始终觉得,普通人宁可去权衡之后,选择当下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若能果敢地去做一些冒险,未来也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