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名白云间,在这世间已走过十八九年。

虽说年岁尚小,但经历的精怪离奇可不算少。

就连我这“出生”,也算是险象环生。

他人都是从娘胎而来,有爹妈生养。而我?自打睁眼便在那二丈白蟒腹中。

若不是那酒中仙一刀斩邪宰了这白蟒,我便早成了腹中食料。

亦是从义父酒中仙将我带回收养开始,我的路便注定不凡。

而今义父下墓未归,一场巨大的阴谋,也随之隐隐浮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菌子,菌子,鲜活的菌子了耶!”

“兄弟,看哈刀不,正儿八百沙风古刀,安逸得很哇!”

云南北端,白沙古镇上今日正赶上赶集,长街上人声鼎沸,很是热闹。

三教九流汇聚于此,一眼可见众生百相。

在这乱战之年还能见此繁荣景象,完全得益于云南王龙云的英明统治。

这热闹一直持续到正午,青石路上走过一拨又一拨脚印,唯有街中“三刀酒馆”门外的青年从早至中都未挪过步子。

一手持蒲扇,一手端烧酒,瘫坐躺椅上,闭眼唱逍遥。

从始至终,他都未对这街上繁华没有太多动容,只是偶尔睁眼,时而皱眉,时而苦笑,似是忆起什么往事。

看罢街景,青年又灌下一杯烧酒,嘴中“滋”一声痛快,本想再闭眼休憩时,突然就起了身,嘴角微微扬起,朝着东面望去。

只见东面有两伙人正朝酒馆走来。

右面二三十人皆是衣衫褴褛,手持破碗破棍,身上一股子馊臭味儿,让路人远隔十步便掩鼻而去。不过带头一人倒是一脸的英气,让人看罢生畏。

左面则完全相反,虽人数相差甚远,但气势是丝毫不差,且皆为锦衣玉袍,中间一人指缠点睛碧玉龙,一身满是富贵气。

这两伙人皆是肉眼可见的不凡。

而他们也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

“这..这不是阮枫和小烂命...”终于是有路人认出来者何人,可刚说两句,便被同伴捂嘴拉走。

不错,二人正是这滇境八大家之二,巨贾、乞丐两门中人。

不过来者并非三商四乞的头领阮小云和烂命陈,而是其后人。

当然,这两位“巨子”一同出现也足够惊人。

片刻功夫,两伙人已到三刀酒馆门外。

“哟,两门后人同来,稀客呀!”白云间虽然起身,但并未有迎接的姿态。

“云间,你倒是过得自在。”小烂命陈天冲白云间一笑,开口道。

七大家中白云间这一脉一向同丐门交好,两人相见没多少拘束。

倒是那巨商之子阮峰,并没有寒暄几句的意思,一上来便直入正题:

“行了,费什么话,白云间,龙爷那边的细子(探子)发现了大物,六家已连夜商谈过,准备联手而行,让我和小烂命来知会你一声。”

说罢,阮锋让手下取出一物放于木桌上,此物被粗麻布包裹,暂时不知其面目。

白云间鼻尖一耸,立马闻出了墓里的气味。

他摇了摇头淡淡道:“既能让六大家同时引起重视的,必定是千古大物吧,不过....我不感兴趣。”

“你...”阮锋见其玩世不恭的模样,顿时皱起眉头,手指刚抬起准备发作,又缓缓放下。

想了想白云间如今的身份和深不可测的实力,他只能强压住火气,就此作罢,冷哼一声后转身离去。

陈天上前拍了拍白云间肩膀,再伸手指指桌面,亦转身带众人离开。

两伙人散去后,酒馆门口再度空旷起来。

白云间收起了脸上笑容,伸手揽过桌上之物,赶忙关门进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表面平静,但他内心早已掀起惊涛,六大家竟要再次联手,这次究竟是多大的“货”,难不成是当年的.....

他迫不及待解开麻绳,掏出袋中物体。

下一秒,白云间忍不住惊呼:“果真!岐山龙雀陵!”

只见手上之物为一残缺石盘,拳头大小,盘上刻有一惟妙惟肖的龙雀,尖嘴长齿,身上满是龙麟。

见到此物,白云间瞬间怔在的原地,思绪也瞬间被拉回到七年前。

那是1930,那时的白云间还是个半大孩子,十岁出头的年,虽然年幼,但也跟着七大家下墓学了不少本事。

那一年,两个外乡倒斗小贼进了云滇。

两人直直冲进巨商阮家当铺,掏出一古朴方壶让店家张眼。

店家一眼瞧出此物不凡,可自己拿不准来头,只得将这两位外乡人带入店中好生招待,随即将家主阮小云请来。

阮小云赶忙从家中赶来,一见此物,还未上手便认出是古籍中记载的龙雀方壶

要说这龙雀方壶倒也不是什么惊天古物,充其量算得上墓中一流。

不过它的价值可不在于价钱,而是在于七大家祖上古籍中所记录的几句话:龙雀古物现,便伴惊天大墓,得其中秘物,可定乾坤!

能被祖上特意标注之言,那必是不凡。

于是初见此物,阮小云心中已有打算,赶忙笑脸上前,询问此物来源。

倒斗小贼捕捉到阮小云眼中一丝焦急,便眼珠一转说道:“俺原本是和俺这通向兄弟来这云滇地界采药,可谁知闯入一片黑林子,临了天黑也没能出得了,到晚上便被野兽追着。”

“天黑不见路,俺们两兄弟一个不留神就跌进一黑洞子里。”

“洞子里虽说黑人得很,但好歹安全,于是俺两兄弟待到了早上,临走时见到洞边有一枯骨,怀中抱着的便是这壶。”

说罢,这倒斗小贼灌下一口烧酒,偷瞟了阮小云一眼,心里正盘算着将这龙雀方壶卖个什么价。

谁知阮小云听完一声冷哼,一摆手让手下将两人带入后院严刑拷打。

这七大家掌门之一,岂能是善类,方才一眼便看出此人在胡扯,而且进门时就已闻到两人身上的腥臭味。

经过一番逼供后,这两位也终于道出此物出土的方位....

等带人确定好位置,阮小云立马回府整合人马,欲探这千古“大穴”。

至于那两位倒斗小贼,自然是没有好下场,被五花大绑扔进荒山喂了狼。

没办法,谁让两人撞了枪口,在阮小云面前抖出如此大墓。

照着阮家人的狠劲儿,为了不让他们走漏风声,自然是只能让其永远消失。

其实阮小云也不是没想过招来其余六大家一起探穴,只是到最后还是没能越过心中那一个贪字。

虽说七大家同气连枝,但那也是遇事时,或是一同找寻长生法时。

平日里他们可不见得有多和睦,纵使只有七脉,也分作几大不同阵营互相制约。

总之,这一趟,阮小云是铁了心要单去。

初探墓门,也没带多少人马,只有阮家四大精卫护住阮小云上路。

不过各种器物倒是带了不少,其中不乏有阮家祖上传下的掘墓古器。

五人连夜赶往岐山,寻了几个当地的腿子(领路的)在前头探路,寻了半夜才到洞口。

说来也是邪门,明明白天阮小云已经派细子踩好点,可一到了晚上就被迷了方道。

细子留下的引路暗记像是失了灵一般,连带着阮小云一行兜了十几个圈子。

按行话来讲,这叫鬼穴拦道,劝人莫行。

可已在兴头上的阮小云哪管得了这么多,让手下精卫将腿子打晕,便开始下洞。

一把闪烟(七大家特质的探路灯)洒下,洞中顿时亮眼起来。

之前那两个倒斗小贼倒是没有全部白话,这洞中果然有一具尸骨,双臂呈环状,看样子龙雀方壶真是从这尸骨怀中拿的。

“看这腐化程度,应该死了不超过十年,应该也是来刨栝蒌的。”阮小云上前查看一番后说道。

精卫亦四处搜寻了一番,寻到一处半丈高洞口,洞内幽深,扔出好几个闪烟也探不到底。

精卫赶忙到阮小云身旁低语:“阮爷,我们进还是..”

“进!”

阮小云看了一眼洞口,丝毫没有犹豫,由他在中,前后两位精卫,一同进洞。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来了,怎能就这样离去。

几人就这样沿着黑漆漆地洞口向内挺进。

要说这洞还真不短,走了快一个小时还不见底。

阮小云一路用寻穴秘术掐算,发现他们已入到岐山主脉,且卡在两座峰脉之间。

整整一公里多还没到头,见如此手笔,便让阮小云心中更多了一份期待。

又是二十分钟路程才见洞口略微宽敞。

依稀可见地上和侧墙上有大小不一的碎片。

阮小云等人上前探照一番,看出这些都是古物,于是便放慢了脚步。

探此大穴,必是越到深处越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大精卫掏出包中器物将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面上只露出一双亮眼。

阮小云亦是一脸谨慎,掏出一副乌金软甲套上。

很快五人便到一处水路口。

水路口纵横交错,竟有五处道路,且为龙脉阵式,这说明其中必有大墓。

阮小云赶忙掏出祖传定方盘,一番测算后率四人从侧口进入。

说来也是惊险。

几人刚入侧口,水中便有居物袭来,足足一两米长,像是变异的食人鱼,从水中跃起,撞得洞中一震。

阮小云五人此时可顾不得这等巨物,一心往深处探寻。

走了一盏茶的功夫终于已寻到墓道。

只是初入外道,便是机关重重。

数十把连弩齐放,霎时间寒光迸现,呼啸而来。

不过这点机关还是奈何不了阮小云等人的。

毕竟只是墓外小道,几人轻松通过。

之后又遇了几次机关,都被阮小云“施术”一一化解。

几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杀到墓门口。

见墓门三丈开外,大得有些惊人,且修于一块断龙石上,妥妥的大墓风水。

不过阮小云摸索了半天,并未寻到墓门开关。

“难道是隐门?”阮小云紧盯住墓门喃喃道。

许多大墓为防倒斗摸金人士进入,都会先修一道明门来的迷惑众人,隐门则藏于明门之中或隐秘地中,基本不会离明门太远。

不过想开隐门就必须触动明门机关。

而明门中全含杀阵,一触必是十死无生。

此处墓门还修于断龙石上,断龙也称断命处,若是贸然动手,很有可能被困在其中化作一堆枯骨。

因此阮小云不敢妄动,掏出一溜子探穴古器在此地一寸一寸的探查,最后得出结论:此门当真为明门。

他也寻到此门的机关口,为一十六宫格石案,相邻块都可组合成图。

依阮小云的经验,这种机关一般只有一次机会,若是组合错误,不知会有何后果。

“咦...这纹路..”

仔细观察一二后,他发现十六宫格有些纹路竟有些熟悉,思索片刻后才恍然大悟,从包中掏出龙雀方壶,这不就是方壶底部图案嘛。

寻到开门法,阮小云脸上却并无几分喜色,因为开门只是第一步,还需有人进门应付杀阵才得寻到隐门。

一番商讨后,决定让一名精卫穿上乌金软甲进入。

众人皆知他这一趟必然是凶多吉少。

果不其然,石门一开,这名精卫立马闪身进入。

门内先是一片声响,随后便是一声惨叫传出。

等里面归于平静后,阮小云才扔出闪烟,慢慢进入。

这明门内便是一方墓室,布满机关杀阵,每一处都要比他们之前经历的凶险百倍。

而先前进入的那名精卫,早已被斩成了几段,连乌金软甲都挡不住那杀阵。

阮小云脸上露出几分悲色,也不知是为那名精卫还是为那祖传的乌金软甲。

纵使有人探路,他也没有放松警惕。

一步一测算,才敢前行,纵使这般,还是在算错一步,让一名精卫为其挡刀,死在一旁。

这才刚寻到墓门,人马便损失近半,这让阮小云不禁生出了退意。

可最后还是没能抵得住岐山龙雀陵的诱惑,寻到暗匙打开墓门进入。

可让他疑惑的,门内一点没有墓室的样子,反倒是像一处地窖。

中间一条小路,两边十几处内室,门口都点着磷灯。

阮小云推开其中一处内室门进入。

“这是....”

这处石室空间六尺见方,阮小云肉眼可见处全是人头大小的“酒坛”,中间也有几个格外突出的,足有一人多高。

光是酒坛自然无法让阮小云惊讶。

奇怪的是这些坛子摆放极有规律,若是从顶上看,便会发现他们组合在一起是一巨大的鬼脸,且中间布满神秘纹理。

阮小云皱眉观察一二后,也看出了一些门路。

“这好像...是湘西养蛊秘术的法子吧....”,看罢,阮小云冲身旁两名精卫说道。

“是勒,看那黑色坛子,整个用神油布(尸油浸泡过的特质麻布)包着,还开着不少细孔,应该是湘西养蛊一派的法子。”

那名年龄稍大的精卫上前观察了一番,再用鼻子凑近闻了闻之后,点头说道。

云南同样有养蛊之处,同湘西、贵州并称三大鬼都。

这名精卫刚好出自云边蛊族,自然识得这养蛊之法。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那湘西的养蛊法子,怎会在这处出现,而且是放于墓道之外,难不成是养着什么看墓鬼怪?

这事儿阮小云一行还是头次遇着。

原本两名的精卫拦着阮小云不让他靠近酒坛,可他偏偏禁不住诱惑走上前去。

不过他也知道分寸,没去动那黑漆漆的坛子和那一人多高的高坛,只是循着酒香抱起一寻常“酒坛”,而后缓缓揭开。

身后两名精卫赶忙上前护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想象中的意外并未发生,阮小云将那不知封了几百上千年的酒纸一撕,一股浓郁的酒香瞬间在整个石室弥漫,光是闻这气味,便觉着欲仙欲死。

如此佳酿,让三人瞬间迷醉。

“好酒!”阮小云忍不住大喊一声。

正当他们沉浸在这酒香中时,却没注意到身旁的黑色坛子已经在轻轻晃动,只是过了片刻,便有不少黑色虫子从坛上细孔中爬出。

这虫子带着一身黑气,完全看不清长相,下了地也无任何声音,只是迅速朝着三人爬去。

很快便有三两只攀上那名年轻精卫的裤腿,从护甲缝隙中爬进。

这名精卫依旧没有任何察觉,直到黑虫入体!

书名:《龙雀亡陵》

作者:青萍之末

状态:153w字,完结

作品类型:悬疑+推理+恐怖+惊悚+盗墓

转自:雁北堂中文网

#恐怖惊悚# #悬疑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