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农夫山泉的经典广告文案,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搬运工的头目”,竟然接连几年成为我国的首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天胡润百富榜发布了,农夫山泉钟睒睒以4550亿元身家,再度成为中国首富。或许很多人跟我一样,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富豪十分陌生,甚至连他的名字“睒睒”都不会读,为此我还特意查了一下,读“shanshan”三声。

看到评论,很多网友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卖水的能赚到四千多个亿?为此我还特意查了许多资料,发现钟睒睒这个人真的很不简单,完全不是像网友们所想的,只是一个卖水的。

首先纠正一个常识,官方说某位大佬身家多少亿,并不是说他们银行里的存款、房产和其他有形资产的总和,这只是我们普通人的概念。对于大佬来说,他们所持股的总股价往往是占了身家的“大头”,而这些财富只是计算的,他们想变现也很难。

此外,大佬实控公司的借贷,往往没有计算在“身家”之内。像恒大老总许家印,也曾一度是中国首富,但因为借贷杠杆太狠,恒大暴雷后欠一屁股债,老许的身家也蹭蹭往下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回钟睒睒,官方资料说他出生于浙江诸暨,算是西施的老乡了。而重点是老钟出身很低,只上到小学5年级便辍学当起了泥瓦匠。说来老钟跟卖水也挺有缘的,1991年借着浙江老乡的人脉,他成为了娃哈哈在海南和广西的总代理,就此开始了发迹之路。

之后便是1996年创办了农夫山泉的前身——千岛湖饮用水。然后在2020年老钟的事业到达顶峰,凭借卖水的农夫山泉和生产疫苗的万泰生物两家公司的上市,连续几年财富超过了马云和马化腾,稳坐中国首富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看来,老钟发迹的背后,可以发现近几百年来浙商崛起的“密码”。要知道,最近十多年我国的首富宝座基本都被浙商“垄断”了,从丁磊到宗庆后、再从马云到钟睒睒……如果稍微了解历史就能知道,浙江人真的有从商的传统,如今的爆发只是几百年来的延续。

大概是唐朝安史之乱过后,江南的粮食产量就超过了北方。到了明清,江浙一带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了,人们生活富裕自然有能力做两件事——读书和经商。尤其是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实行改稻为桑,当地工商业便率先发展起来,商界大佬辈出,有的还跑去海外做生意。

如此,当地形成了经商的风气,经验和头脑也一代代传了下来。直到改革开放后,江浙一代又首先吸引到了华侨和台商的投资,又再次率先经济崛起,浙商也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大佬。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现在我们这些既没头脑又没资金的普通人,还有没有机会像那些浙商大佬一样,创造造富神话?实话讲,当然是很难很难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把目标定小一些,积攒千万或上亿的家产,还是有机会的。

当然了,这个目标用一个人、一代人来完成还太难了。这里可以参考美国早年的清教徒富豪家族,第一代移民很贫苦但是给下一代攒下了些家底,并告诫下一代要减少消费、攒钱投资(对于清教徒来说这是在赎罪)。再加上当时美国的国运正好在上升期,两三代人后这个家族很可能就崛起了。

就是说,现在的我们虽然没钱投资,但可以尽量把钱攒住、把复利的思维传播到下一代。那么该如何攒钱呢?只要记住一条——只消费刚需、且尽量买便宜的。如果不想花太多精力找渠道,电商的大促节就是个不错的省钱购物好时机。

就拿如今正在进行的双11来说吧,各家电商几乎都在打折促销,平日里卖180块钱的品牌蒸锅,如今在TM上只卖129块钱。不过这还不是最便宜的,论优惠还是得看JD,补贴加上折扣之后,只用花99块钱就买到了。相当于原价,几乎是打了半价。

总言之,只羡慕富豪大佬是没用的,还是要自己努力搞钱,然后克制消费的冲动。虽然自己这一代暴富是不太可能了,但可以把“造富”的思维和坚持的信心传下去,让后人成就造富神话。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先造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