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调兵遣将凭的是什么?没错,那就是兵符,也就是所谓的“虎符”。还记得历史上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吗?在长平之战时,赵军大败,秦军乘胜追击直击赵国国都邯郸,只要成功,接下来就可以一步步吞并其他六国。

然而其他国家却坐山观虎斗,完全没有出手相救的意思。就连和赵国唇亡齿寒的魏国也是如此,这让赵王心急如焚。好在魏国的信陵君深明大义,他采纳门客的建议,联合了魏王的嫔妃盗走了魏国的兵符,这才调动了军队救下了赵国。

这个故事虽然将信陵君临危不乱,智谋过人的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也从侧面说明了古代兵符的重要性。

大将军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兵符也发展出了许多种类和样式。比如被劈成两半的虎符,一半在将军的手中,一半在皇帝的手中,只有两半虎符合二为一的时候,才可以调动军队

此外还有将军印,这种印章是汉代一种紧急情况下临时刻出来的印章,用来调兵遣将应对突发状况,后来被运用到了藩王的身上。比如清代的平西王吴三桂,他帮助清军入关之后又连续立功,最终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

在此期间,吴三桂拥有云南以及周边各地区的官员任免权、财权以及军权等。朝廷不仅每年会拨款900万两白银,还赐给他一方“平西大将军印”来掌控当地的兵权。也就是说,有了这方“将军印”,吴三桂不需要经过清朝的同意,就可以在当地进行征兵,调兵,任免将领等工作。

不过按照历史的记载,吴三桂造反之前就将手中的平西大将军印上交,那么他后来造反时,为什么还能调动大军?

其实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

第一,古代的兵符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但表面上也只是一种看似完美地控制军队的方式,其实其中的漏洞有很多。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蒙恬之死就是如此。

《史记》记载,始皇帝死后,赵高以伪诏让蒙恬回到咸阳奔丧,并赐扶苏自尽。蒙恬何其聪明,一眼就看出破绽于是劝说扶苏:

“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

言下之意,蒙恬手握30万大军,何惧之有?即便是要自杀,也要等事情弄清楚了也不迟。蒙恬之所以如此有底气,因为他是军队的统帅,所有的将士都听从他的命令。

此外能够接触到兵符的只有他一个人,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使者带着另一半虎符来下达指令,虎符是真是假全凭他说了算。

换句话说,虎符能否调动军队,全凭将军认不认使者手中的虎符。比如前面所说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是如此,若魏国将军不认兵符,这件事也就不能成了。

那么吴三桂即便是交出了将军印,无法调动军队,可他只要收买或者制服了掌控兵符的人就可以了。

原因二

第二,吴三桂之所以能够成为平西王,是因为他有根基,有军队,有威望,有能力。

想当初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的时候,手下有5万关宁铁骑。这支军队在明末属于王牌中的王牌,即便是强悍的清军也只能以劝降的方式才能入关。

所以吴三桂即便是上交了将军印,可吴家军依旧是吴家军,他们只会听从吴三桂一个人的命令。那么即便是没有将军印在手,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因三

第三,按照《清史稿》的记载,吴三桂上交将军印是在公元1663年,距离吴三桂造反,还有整整10年的时间。

在这10年的时间里,吴三桂即便是不依靠之前的吴家军,也不去控制朝廷委派的将军。他依靠朝廷每年发给他的900万两白银,以及当地的财政收入,也完全可以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出来。

历史上这样私自招兵买马的情况实在太多。就拿朱棣来说,他虽为藩王,但最多管辖三个护卫军,人数不会超过2万。然而他暗地里偷偷招兵买马,起兵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五六万人。之后形成了影响力,人数更是达到了数十万之多。

所以吴三桂也是一样,有钱又有地的他,何愁组建不出一支军队?那么他的手中有没有朝廷的将军印已经不再重要了。

最终结果

通过以上三个原因来分析,吴三桂虽然上交了兵权,交出了将军印,他仍然可以调动军队。这一点,吴三桂起兵造反的历史事实已经可以证明。

不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因为清朝初代执政者过于放纵,给出的权力太多,最终造成了尾大不掉的情况。

同时,康熙贸然宣布撤藩的决定也非常危险,毕竟当时清朝还不够稳定,经济也不够发达,明朝的影响力还在,万一出现全国性的叛变,康熙必败无疑。

好在这次反叛因为相互争抢地盘,让清朝抓住了机会逐个击破,再加上吴三桂突然病故,叛军群龙无首,这才化解了这场危机。不然历史也就改写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