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记者从无锡市水利局获悉,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江苏省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无锡段施工“进度条”更新至92%,预计将于明年汛前全面完工。届时,环太湖大堤的防洪安全度和标准将得到巩固和提高,太湖防洪调蓄和水资源调控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10日午间,锡城城区浓雾消散,太湖仍笼罩在雾气中。漫步在宜兴新庄街道核心村境内的太湖大堤上,一边是杉林、芦苇荡、荷塘、农田等组成的自然风光,另一边是水汽雾气缭绕、宛如仙境的太湖。湖边新修建的挡浪墙沿岸线“站立”,墙面上的彩绘清新灵动,给游客带来安全感,也增添了趣味性。

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段大堤是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宜兴段施工1标段,全长6.555公里。施工前,部分堤防受风浪侵蚀受损,挡浪墙低矮、不连贯,存在安全隐患;堤顶道路不通,隔岸群众来往需绕行,防汛巡查、抢险也十分不便。

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固大堤、新建4座跨港渎桥梁、加固及新建护岸等内容建设,提升了大堤防洪标准,也连通了隔岸交通。依托该工程建成的良好条件,当地街道在新建挡浪墙上涂绘了文化长廊,在沿岸废弃鱼塘旧址上启动核心村太湖湿地修复项目,新增湿地面积45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农文旅融合工作,新建观鸟亭、荧光步道、亲水平台等供市民休闲的基础设施,将湖景风光、湿地风光、观光农业串联成片。

据介绍,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无锡段涉及经开区、滨湖区、宜兴市,总投资超12亿余元,于2020年3月开始施工。截至目前,无锡段工程已完成进度92%,预计于明年汛前完工。完工后,工程流域防洪标准将提升至100年一遇,区城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马圩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河道水位不超过最高控制水位;其他区域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除。届时,将为我市安全度汛提供“硬核”保障。 (刘娟)

新闻链接

赛场“搬”到工地现场

找茬、找不同游戏,不少人都玩过。在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现场玩实景版“大家来找茬游戏”是什么体验?10日上午,无锡市水利局主办的第一届“太湖杯”无锡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技能竞赛正式开赛。和传统的模拟竞赛不同的是,本次大赛把赛场“搬”到了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的施工现场,来自全市水利质监机构、建设管理机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员组成9支参赛队,为工程现场“找茬”。

无锡市水利发展和安全质量中心主任徐春雷介绍,竞赛共设有理论考试、现场实体质量检查、工程建设资料查阅、制作PPT汇报质量监督检查成果等环节。其中,现场检查的“考题”为环太湖大堤剩余工程宜兴8标段(位于太湖支河——吴家渎),该标段目前闸站主体工程已完工。参赛选手主要对该标段已完工部分的外部结构、混凝土浇筑质量、水泵及电机安装准确度、施工建设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于选手在比赛中找出的问题,经评委确认后,将责令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