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7日18时45分,迎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此时节,朔风渐起,细雨生寒,大自然去繁就简,抱朴守拙。

立冬的“冬”字意通“终”,有万物收获、储藏的意思。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在我国很多地区,至今民间仍有从立冬开始存储大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冬季菜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老家鄂北小山村,到这个时节腌制大白菜,地藏红萝卜了。小时候,一家几口人就靠着一坛子白菜和埋在地里的红萝卜,过到立春。还记得,那金黄色的长长菜杆,经常成为父亲的下酒菜,母亲把它切得很细,做成“酸菜鱼”,每到周末从学校回家,用罐头瓶装上几瓶子,配上一瓶子风干的萝卜干,成为我们那个年代初中生寒冬“当家菜”。

按二十四节气算法,到了立冬,属于秋天的所有日子就过完了,冬天就要开始了。不过,现代气象学以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小于10℃,作为“入冬”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 武汉平均入冬日是11月28日,最早入冬是1976年11月11日, 也就是说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100多年,从未在立冬入过冬的。

今年“立冬”也不例外,最高温24.4℃,最低温10.2℃,完全是一派“小阳春”景象。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武汉前冬暖后冬冷,总体呈略暖偏干趋势,可能出现阶段性偏冷和低温雨雪天气过程。

是否暖冬还是冷冬,还很难说。但今年入秋来气温显著偏高是不争的事实,入冬也可能往年推迟。

立冬分为三候(每五天为一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意思是,此时最低气温可降至0℃,水已经能结成冰了。过五日,天更寒一些,连土地也覆上了一层冰霜;再过五日,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海边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毛色相似的蛤蜊。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模式开启,降雨稍多,民谚有“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的说法,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作物的越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季,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立冬后,一轮轮凛冽的大风降温,不仅把山上的红叶一扫而光,而且把城里的树吹成“光杆”,让人们有种一下子入冬的感觉,立冬后三四天“光棍节”似乎也和气候有牵连吧。

歌手谭咏麟在《冬之寒号》里唱到,“我今瑟缩于风霜中,躲于街边的角落,茫茫然流离于街中,漆黑中感叹着。冷风拉紧心底结,多少辛酸多少泪,谁人曾于我心底里,留低多少梦……”多么孤单,多么凄婉。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都是有担当的重要节日。在古人看来,二十四节气对应着十二时辰。立冬对应着亥时,即晚上九点。这会儿,夜渐深了,人心也要慢慢安定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诗人紫金霜写到“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立冬,或许是造就思想和思想家的好季节,夜深人静,偎在被窝里,静一下心,看一本书,悟一段话,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强大 。

很喜欢丰子恺先生的一幅画。一老一小,揣着手手,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猫猫狗狗依偎在身旁,鸡和鹅踱着步,闲散地觅着食。左上角有题字:“冬日可爱”。

或许,这是我对冬天最温柔的期待:一觉醒来,心头无事,日子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