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蕾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互联网信息研究院
注释:本文刊载于《北京社科联》,2022年第4期,总第167期。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络文稿仅作为参考,一切均以正式出版物为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专程前往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地瞻仰文物,“让文物活起来”日渐成为文博事业的导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提出五项主要任务和六大重点工程,其中着重强调“融通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文物保护”。可见,“文化+科技”数字化浪潮是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创新实践需求的,也是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能的。文博数字化,是一个动态持续运作的发展体系,应用“发展观”“过程观”“环境观”以及智能融媒体传播理念来夯实“数字化”的意蕴内涵。
一.全链条数字化保护
(一)推动文物数字化“新基建”工程
当前,随着VR/AR、大数据、全息影像、物联网、3D/4D打印等数字科技的更迭,区别于以往对于古遗址、古窟寺等静态事物的传统保护,文博行业已经日渐步入深度数字化阶段。这种“深度”体现在对文博新基建的打造,不仅推进平台展示、交互传播层面的数字化,而且还将数字化落实到文物采集、修复、存储、服务、研究、管理、创新应用等各个环节,以此串联起文物资源的全生命链条,用动态的“发展”“过程”理念为文物赓续提供环境保障,从系统构建的基础层面将“数字化”落实到实处。
(二)促进文物价值的数字版权保护
除了对于文物实体的保护之外,还需重视对于文物数字内容及其衍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强制定文物数字化标准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数字文物资源数据库,对文物数字资产信息和文创知识版权进行标准化的存储和保护。另外,有效利用元宇宙、非同质化代币(NFT)等有着未来趋势的数字项目,盘活一部分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性地促进数字文物IP和数字文物经济的发展。
图片源于网络
二.数字融合发展实践
(一)时间-空间/空间-地方融合
文博数字化是一项与“时间和空间”、“空间和地方”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戈特德纳(Mark Gottdiener)、马西(Doreen Massey)等学者倾向于认为,空间(space)和空间性(spatiality)具有社会、文化和准物质属性;在时空交叠、媒介赋能的“空间媒介”中,传统饱含文化记忆的地方空间也在不同个体的互动交流和参与实践中具备了新的意义。这种滋生于数字时代的融合时空观,对于文物价值的充分挖掘、文物故事的创意讲述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图片源于网络
(二)人—物—技术—场景融合
罗德尼.哈里森(Rodney Harrison)在其《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一书中提出,遗产是从人、物品、场所与实践相互关系中诞生的。遗产是当下介入过去的一种创造性方式,需要用一种“关系”“融合”的视角来增添遗产价值的厚重感,不断结合技术和环境因素拓展人们与遗产互动的空间。在数字时代,需鼓励支持文博机构开发沉浸式、剧场式、云旅游、云直播等数字情景化项目,在环境数字化渲染的过程中,增强差异化个体与文物交互沟通的可能性。
(三)观看—参与—体验—记忆融合
文博数字化,始终还是以“人”作为服务对象和实践目标的,数字化需贯穿于人在物的作用下产生自我反应的“感知-态度-行为”等各个方面,并在不同的媒体介质渗透影响下日益形成一种集感观意象和参与体验于一体的融合文化力量,最终凝聚成引起人类话语交流和情感共鸣的文化记忆和场所精神。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开发标准化、创意性的云端平台,构建数字化的文物空间旅游地图,不仅可提高观众的定制化参与体验,而且还能将不同个体的具身实践转化为文物的数字资产。
文博数字化是一项系统持续性的工程,首先需结合时代和技术环境从思想观念上对“数字化”有全新的认识。在万物皆媒的时代,融合发展理念不仅有助于建立健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的全链条体系,而且还能增强“人—技术—物质—世界”之间的关联,进一步促进文物与人类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作者简介:
王蕾,博士,传播学专业,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互联网信息研究院。
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期间国家公派至美国联合培养,工作期间国家公派至英国访学。研究兴趣在媒介文化、数字城市传播、融合传播、文化叙事等方面。教学方面,讲授研究生课程《传播理论》《社会学理论基础》《数字城市传播》和博士生工作坊《质化研究方法》。科研方面,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艺术基金各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博物馆情景化传播效能》《北京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文化叙事》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校级项目6项,主持和参与若干横项课题;以独作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含CSSCI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全文数据库转载,书籍章节论文8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多次参与国内外权威传播学术论坛,5篇论文被国际传播学会(ICA)中国区域会议论文集收录出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