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部针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组成一张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网。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违规采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严格监管。

Ø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成为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个人金融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其他信息。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日常业务工作中积累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也是金融机构客户个人隐私的重要内容,与个人的资产、信用状况高度相关。一旦泄露可能会对个人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Ø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有法可依,金融消费者依法享有信息安全权,是受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

(一) 取得个人同意

(二) 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或者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

(三) 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

(四)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

(五)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

(六) 依照本法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八) 依照本法其他有关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但是有前款第二项至第七项规定情形的,不需取得个人同意。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

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五条规定:“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Ø 在大数据透明化时代,我们要注意保障个人金融信息安全,首先要提高个人安全意识,学习信息安全知识。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随便点击不清楚的二维码、链接、验证码,以及不正规的网站、邮件等。在公共场合不要随意连接来路不明的WiFi,极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Ø 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专家提示要牢记:

l 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切勿出租、出借或买卖行为;

l 切勿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有效期、安全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l 最好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l 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留意相关授权权限,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和合同条款,务必审慎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金融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非法使用;

l 不随意丢弃业务单据、ATM凭条、信用卡对账单和刷卡单据等交易凭证,对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务必即时撕碎或使用碎纸机销毁;

l 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务必注明用途,防止被人挪作他用;

l 在任何情况下, 法院、警方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若遇到此类情况应提高警惕,必要时立即报警。

Ø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在此提醒消费者:

需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信息,避免信息泄露;不要随意将手机借给他人,避免被他人恶意使用。

在办理借款时,首先应正确认识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的作用,清楚咨询保费相关情况,选择正规的保险公司。在承保生效前,对保单重要信息进行确认,并亲自签字。投保后,妥善保管相关保单文件。如有相关疑问或服务需求,可通过保险公司官网查询、拨打客服热线咨询等方式寻求解决,切勿心存侥幸,误入歧途,轻信教唆,最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