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对于跨越发展中的咸阳而言,或许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求贤若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渡廊桥。(资料图)

近年来,我市紧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深入实施“人才兴咸计划”,大力招引产业领军人才和高端紧缺人才,支持激励创新创业,以产聚才、以才兴业,构建了产才融合的发展格局,为推动咸阳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一个个驻外招才引智工作站的成立,奏响了咸阳求贤若渴、海纳百川、聚力转型的最强音。

为了打造人才高地,我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于人才的渴求,也并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化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项具体政策,化为各部门的一次次实际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场门头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语。(资料图)

围绕“544”产业体系,汇总编制全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精准引才。对符合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项目的,引进后5年内给予每人5万元生活补贴;符合“产业领军人才”条件的,经评审认定后给予20-100万元项目资助;对相关产业引进的发展急需、拥有关键技术和成果、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流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方式给予资助……一系列措施,以政策叠加优势增强人才竞争优势,为咸阳精准广聚人才。

2020年,我市以“人才共享”的模式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1所高校科研院所签约科技合作项目60个;2021年,驻京津冀、驻长三角、驻珠三角、驻川渝经济区4个驻外招商分局挂牌成立“咸阳市驻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才引智工作推进咸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2年,发挥西安和咸阳人才科技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行“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招引产业发展类高端人才。

“经济发展产业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抓好人才工作是落实人才工作政策的政治担当,是推进咸阳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咸阳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政策、机制、环境三管齐下,育才、引才、用才一体贯通,相继举办了百企进咸、民企助咸、人才兴咸、高峰论坛等招才引智活动,以最贴心的服务、最优质的环境敞开怀抱欢迎天下英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西路醒目广告牌。(资料图)

为了支持企业自主招才,我市每年组织市内企业开展招才引智“校园行”活动,赴省内外高校招引紧缺人才。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对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的企业,给予10-30万元的科研补助。对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经批准设立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建站补助。积极鼓励海内外博士(博士后)等优秀青年人才持技术和成果来咸创业,经相关部门评定评估后,给予10-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企业赴外建立研发机构,就地吸引使用当地优秀人才,按照规模和水平,给予设立单位一次性资助5-20万元,用于招引人才、科研创新。

全市深入实施“人才兴咸计划”工作以来,全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精准施策,将招才引智工作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充分发挥县域区位、产业、人才等优势,为我市人才引智工作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秦都区出台“人才政策15条”,对全区重点产业发展急需、拥有关键技术和成果、能够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一流团队,实行“一事一议”;咸阳高新区建成人才公寓4万平方米,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办法,为入区人才提供完善的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兴平市落实完善短期工作、柔性服务、兼职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永寿县对驻村脱贫攻坚人才的科研成果、论文不作要求,免除继续教育学时要求,适当放宽中高级职称任职年限、学历等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力恒泰绿色新型建材生产线项目。(资料图)

自古以来,咸阳就是一块爱才重才聚才的沃土。为营造识才爱才敬才重才氛围,我市还评选出了一批为经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产业领军人才,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增强在咸专家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今年10月27日,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高级技师卢冬影被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首届“咸阳工匠”荣誉称号。今年36岁的卢冬影就职于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14年来,她怀揣梦想、勇于创新,把献身党和国家的兵工事业作为毕生追求。“我要把‘咸阳工匠’这一荣誉作为今后奋进的‘新赛道’、建功的‘新动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以兵工人的匠心照亮前行之路。”卢冬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届“咸阳工匠”获得者卢冬影。(资料图)

海纳百川,汇聚英才。如今的咸阳大地,各类人才逐渐融入城市血脉、扎根城市热土,在这里施展才华,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