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十四涌水产中心创始人林瑜的"多面人生"

自2012年起,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片滩涂地上,广东潮汕人林瑜,投资3600万元创建起南沙区唯一大型的十四涌水产中心。投身异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林瑜是事业伙伴眼中的"追梦人"; 推心置腹,春风化雨,林瑜多次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用真情化解农村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他是村民津津乐道的"暖心人";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林瑜积极抢占市场,努力保就业,不裁员不减薪,并且主动创办起南沙区金桂园养老中心,关爱老人,热心公益,倾情慈善,他是地方公认的"大善人"。这便是林瑜的多面人生。

现在,美丽的南沙区,百万葵园,湿地公园,渔人码头等各类名胜景点与万顷沙镇十四涌水产中心经纬交织,日渐构成"吃,住,游"于一体的广州"南部天堂"。而作为基础水产品流通市场的十四涌水产中心,更是在全力打通万顷沙镇水产品产供销壁垒,拉动当地就业,养殖,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重要的窗口经济作用,成为广州南沙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而这一切,得益于10年前万顷沙镇党委、政府求改变,谋发展的笃定决心和筑梦者林瑜的埋头苦干与深耕精神。万顷沙镇地处珠江出海口咸淡水域,水产资源丰富,自道光年间当地人便围海造田,以捕捞和种蕉为生,交通闭塞,道路泥泞,大多村民住着茅棚,自然条件十分落后,被喻为"广州的西伯利亚"。

为彻㡳根治贫穷落后面貌,万顷沙镇党委、政府决定由政府立项,集约新垦供销社16亩建设用地和镇属69亩租赁土地,引进社会资本,创建南沙区唯一大型水产中心,并投入600万元修建地方公路和市场周边基础设施,支持水产中心顺利施工,招商,营运,以平台窗口优势,拉动当地经济,快速融入南沙区文旅经济圈。

而此刻,广州德正投资董事长林瑜在海珠区经营的贸易公司正风生水起。作为90年代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林瑜本可留在体制內,也可以选择继续经营商业贸易,可万顷沙镇创建大型水产中心招商引资活动和镇干部陈英俊的极力推介,改变了林瑜的人生轨迹,并与万顷沙镇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6月,林瑜与万顷沙镇政府签订以资代建合同。协议规定:林瑜投资3600万元创建十四涌水产中心,获得20年市场经营权,每年需递增上缴土地租赁费和管理费,20年后,所有资产产权归属新垦供销社国有资产。

面对风险和挑战,林瑜笑着说,真没想那么多,只是被万顷沙镇党委政府描绘的蓝图所吸引。"我们潮汕人有勇于创业的基因。我能行。" 2012年9月,林瑜和他的团队在这块滩涂地打下第一桩。2013年9月试开业,仅用1年零2天。其间,林瑜365天奋战在工地和招商第一线。在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时,林瑜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温言软语,用真情化解矛盾,被村民誉为"暖心人"。

而在市场营运管理,特别是涉及食品安全,人民健康方面,林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零容忍",从与所有商户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到综合整治市场经营秩序,以及建立24小时轮值质量检测组,市场导购组,价格公示牌,消费者投诉提示牌,投诉电话等,构建十四涌水产中心诚信文明安全经商体系。多次被授予广东省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广州市诚信示范单位,平安企业。开业不久,深圳,东莞,中山,惠州等地客商熙攘,游人如织。每天仅各旅行社组团前来观光或进场体验的大巴就有20多辆。市场出现一档难求,周边餐馆一席难求。"吃海鲜去南沙"成为广州市民的时尚和风景。据了解,十四涌水产中心创建以来,解决当地就业5千余人,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近100家,引导当地村民建渔家乐及配套餐馆10余家,销售水产品20亿元,拉动旅游业收入近百亿元。

作为筑梦成功的企业家,林瑜没有忘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了稳市场,保就业,促发展,10年来,十四涌水产中心不提高场地租金及管理费。面对疫情影响,林瑜不裁员不减薪,按时发放员工工资。他还主动创建南沙区金桂园养老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护理服务,为政府分忧。10年来,林瑜为养老,公益,慈善活动捐款近百万元,多次被区、镇党委政府授予爱心慈善企业。

今年3月,为响应万顷沙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指导意见,林瑜毅然投入1500万元创建十四涌农业生态公园,不仅提升优化十四涌水产中心产业结构和配套,更是着力打造南部旅游新景点,通过农业体验增进当地居民和周边市民的幸福感。

林瑜说:"我虽不是万顷沙镇人,但我一定要成为万顷沙镇乡村振兴的领航人,为了新征程,我决心干到70岁,甚至用两代人的不懈努力"。

珠江滔滔,林瑜倾注真情豪迈,在筑就南沙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自言将永不停歇,躬身前行。(吴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