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国家首批批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的舒兰市,通过开展标准化、绿色生产等举措,积极打造“生态稻米之乡”,让有着悠久米文化和良好资源优势的舒兰大米成为“吉林大米”品牌中的重要一员!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孕育水稻种植天然“摇篮”

作为吉林人民的母亲河,松花江同样哺育着坐落在吉林省中北部的舒兰市,让其同时拥有了种植优质水稻极为难得的“黑土地”和丰富水资源两大优势。“舒兰”系满语“苏勒赫”的音转,为果实之意,据史料记载,旧时舒兰境内盛产山珍、山果,被清朝政府列禁为封贡禁山,每年需进贡大量山珍果实。

现如今,同样在这片黑土地长出的“果实”,是香飘四海的舒兰大米。“舒兰地处北纬38度黄金水稻带,几乎满足所有产出优秀水稻条件!”舒兰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负责人焦建锋介绍,舒兰境内森林、水草覆盖率达65%,气候环境更是符合国家A级绿色食品生产大气标准,同时,拥有土壤养分含量高、水源丰富、气候适宜,舒兰市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更适宜水稻生长、营养积累等得天独厚优势,是绿色水稻种植的天然“摇篮”。

标准化绿色有机种植 推动产量质量双提升

国家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员三餐主食…… 众多成绩的背后,是舒兰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种植户在统一思想,坚持打造“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的信念下达成的。

焦建锋表示,近年来,舒兰各级相关部门积极推广“鸭稻、鱼稻、蟹稻”共生绿色有机种植方式,形成绿色有机水稻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在生态环境良好并具备条件的乡镇,探索建设立体栽培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区,大力推广稳糖、富硒、高钙的香型水稻品种。

据了解,舒兰水稻种植面积超过75万亩,其中经过认证的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57万亩。目前,2022年度秋粮收获工作已经结束,初步测产,水稻产量达到41.6万吨,再获丰收。焦建锋说,舒兰市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强质量管理、市场综合监督、技术服务等九个方面措施,提高大米产量和质量。

农产收入再攀新高 绿色大米助力乡村振兴

在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全、更健康的同时,种植绿色大米也让大米全产业链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了解,以稻花香品种为例,水稻的销售价格保持在2元/斤以上,比普通水稻价格至少高出0.5元/斤,各级部门也与时俱进,在积极打造品牌的同时,通过线下+线上模式开展销售,让优质的舒兰大米不愁销路。

据了解,舒兰市开展绿色大米种植的乡镇达到了12个,村民40296户,其中,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便是大力种植绿色大米的典型代表。金星村村书记李学明说,目前,金星村水稻种植为127公顷,其中,采用鸭稻共生、蟹稻共生等栽培模式,种植有机水稻和富硒水稻的高标准农田达到了43公顷。同时,在舒兰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采用干籽丸化直播技术、高光效种植技术等设备种植高品质的水稻,让产出的大米口感好,有机质含量更高。据了解,2022年,金星村水稻种植户年收入3万元至5万元,收入比2021年增收20%。

最后,李学明表示,除继续大力推动绿色大米种植外,未来,还要发展集水稻种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持续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完善企业生产加工布局 壮大水稻产业引领

在舒兰市大力打造“生态稻米之乡”的基础上,近年来,当地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大米加工和销售企业,作为大米产业链重要一员,已成立20年的舒兰市金星米业有限公司便见证了吉林大米的“绿色奇迹”。

公司总经理孟广多介绍,建厂之初员工只有5人,注册资金30万元,如今,企业现有注册资金便达到了1051万元,从最初的只从事对外加工水稻收取加工费,发展稻米规模化、加工精深化为主体收储、加工、销售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公司。2021年度收购水稻3.5万吨,生产大米2.4万吨,实现产值14560万元。作为“吉林大米”的十大领军企业之一,企业产品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2021年,该企业生产的大米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受欢迎农产品。

根据区域内在种植水稻方面的优势和特点,舒兰市将继续完善大米的生产、加工布局。同时,建设20万亩优质稻米示范区和20万亩高产稻米示范区,整合中小型水稻加工企业,强化米业加工集聚效应,引进水稻龙头企业开发休闲食品、饮品等精深加工产品,采取合作和招商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壮大优质绿色大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