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华 马长青报道)“赶紧做完家务事,文化广场看大戏。政府的这种服务太暖心了,让我们过足了戏瘾。”家住向阳社区的戏迷郝大妈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口罩发到手,座椅人人有,不用远处走,好戏送到大门口”。原安徽省天长市郑集镇船塘村老支书戴以诚风趣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展示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戏曲文化繁荣兴盛的风采,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12日至16日,郑集镇在天长市文化和旅游局、天长市乡村振兴促进局的精心指导下,天长市推进99公路沿线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启动仪式暨郑集镇戏曲文化展演周在郑集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周围四乡八镇的戏迷共同分享了盛况空前的精神文化大餐。在6天的展演中共演出《断太后》、《巡按还乡》、《汉宫怨》、《半把剪刀》、《麻风女》、《半把剪刀》、《包公三勘蝴蝶梦》等大型古装扬剧6场,观众5000多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郑集镇以扬剧为载体,创新传承和发展文旅事业。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过多年积累,建成占地100亩的文化公园和文化活动中心,总投入2600多万元,成为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示范点。同时,在郑集文化中心旧址对老剧院进行提升改造,恢复戏剧演出功用,设立郑集千秋大舞台,开展扬剧周周唱,建立戏剧文化展览馆,年均演出50多场,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成为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景观节点上一道靓丽的艺苑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使扬剧传承后继有人,郑集镇制定出台了人才培养计划,并给予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有计划地培养了一批爱戏、懂戏、会演戏、会编戏、会导戏、会评戏的编导演评艺术人才。利用送戏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和公众号赏经典你点我唱等方式,让扬剧融入每个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扬剧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创造者、爱好者和传播者,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及优良家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会之旗领航向,踔厉奋发开新篇。在二十大精神鼓舞下,书香郑集正以独有的声腔,歌唱这无限美好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汪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