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源地。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面对山多地少、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的自然环境,生长在三晋大地的先民们探索和发展了平整土地、施用有机肥、精耕细作、轮作养地、保持水土等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有效抵御了干旱,实现了耕地持续开发利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农业特色产业。2017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山西时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山西少雨缺水,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以来,山西省把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全方位推动农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累计制定发布省级有机旱作地方标准98项,建设科研示范基地30个,3个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4市15县整建制推进有机旱作示范,实现了县县有示范、区域有标准、片区有品牌,蹚出了一条符合山西实际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路径。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山西的有机旱作农业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高,成为影响山西有机旱作农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桎梏。主要表现在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化组织虽然数量众多,但发展规模小、经济总量小,凝聚力不强、辐射带动力弱,导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机生产效率低,缺少大型、智能复式农业机械;乡村一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力量薄弱,在乡村一级形成断层,不能满足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些问题,2021年山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特色品牌”“扶持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提升装备水平,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为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于同年9月联合印发《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创新支农惠农方式,投资9000万元,采购先进、大型智能农机,采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模式,在全省范围内首批遴选、支持10个农业经营主体领用机具,开展有机旱作农机作业生产服务。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持续夯实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基础前提下,提取部分农机作业收益支持再生产、再服务,以点带面展示农机化发展新成就,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助力有机旱作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在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精心指导下,积极推进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试点项目的落实。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落实、高效率推进”原则,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引导有机旱作生产向高端装备、高新技术、数字农业方向发展,推动先进生产理念、生产方式、技术落线的全方位深层次转变,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样板。

五化合一,全力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

遴选机制规范化。项目启动以来,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第一时间制定出台《试点成员主体遴选调整办法》和《考核办法》,严密组织试点主体申报,邀请相关领域著名专家赴各地调研、座谈,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通过评审最终遴选确定10家农民合作社作为试点主体。“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在全省范围2000多个合作社中我们能被选中,并且分配到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采购的这么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解决了我们想扩大生产规模但又无钱投资大型装备的难题,下一步我们搞农业生产的信心更足了。阳高迎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边摸机器边乐呵呵地说”。

采购招标统一化。在省农机发展中心指导下,省农机服务中心有序推进试点经营主体的签约、机具采购、分配、维护、作业调度等工作。在项目机具采购过程中,强化拟购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服务等参数市场调查,并与相关生产企业就供货价格进行反复谈判,坚持低于市场价原则,确保财政资金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严格按照我省招投标有关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供货公司。与各试点经营主体采用契约化管理机制,签订机具分配协议,明确各方权责,突出效益导向,紧抓引领示范,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累计采购各类高端农机具80余台,应急配件300余件。

农机设备智能化。为实现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高效生产作业目标,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严格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要求,围绕我省有机旱作装备发展短板,聚焦项目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藏粮余地、藏粮余技、特色农业产业等领域装备示范引领与支撑效应,在项目采购过程中注重引入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机具,助力土地托管与规模化农业经营取得新成效。

培训服务多元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本项目在遴选试点经营主体时就将具备一定数量高技能人才数量作为打分指标。项目实施后,针对采购的智能、大型、复式作业农机自身特点,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聚焦现有技术人员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采用外派学习、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不同培训形式,多样化开展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先后在五寨县、芮城县和太原市举办3场专题培训,向试点合作社的农机操作手讲解农机设备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流程。组织维修技术人员,远赴山东科乐收开展封闭培训,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一支能打、能干和有力的技术人才服务队伍。

生产调度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围绕装备的科学化管理、精细化运营、智能化作业、精准化服务需求,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动站位,推进物联网、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智能监测、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有机旱作农业上的集成应用,开发了智慧农机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可追溯的信息系统,为所有农机设备安装了北斗定位数据采集终端,实现了试点主体农机种植耕收全程作业数字化,打造了智慧农业生产示范新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及时总结,梳理项目建设经验与成效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试点项目实施以来,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先后指导10个试点经营主体服务农户13 458户,马铃薯收获3万亩,秸秆打捆作业累计61188捆,各类作物种植共计298584亩。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项目1亿元,直接创造产值8720万元,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示范作用不断凸显。围绕项目建设,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通过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和有机旱作机具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机具作业类别、作业轨迹等指标的全程可视化监督,显著提升项目整体的运行效益。针对配套机具“短板”,各试点经营主体利用投融资方式,以市场化运作补齐合作社“短板”,在全省购置各类作物收获装备、耕整机与播种机械共计50余台,改善建设机库棚近一万平方米,有力提升当地合作社的基础设施的保障与服务能力,为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乡村产业的振兴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组织形式渐趋成熟。为助力各试点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项目主体作用,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技术资金和政策指导,帮助试点主体发掘自身潜能,不断完善自身组织架构,加快各试点区域有机旱作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各试点合作社热情高涨,在新技术应用、新农机引进、试验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旱作种植基地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强谋划,做好项目未来发展顶层设计

抓好项目落实落地。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围绕项目总体实施目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着手编制了项目实施计划,并组织协调各试点合作社积极落实计划内容。携手各试点经营主体,努力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逐步建立起针对有机旱作农业的研发创新体系,推广应用各类经济耐用、环保低耗的农业机具,提升有机旱作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以各项实际成果为衡量指标,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见效。

抓好专业技术保障。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将努力发挥省级平台汇聚资源政策的作用,强化试点主体的政策支持,大力推广各类良种、良技、良法与现代农机具技术服务,做好合作社高端农机操作手的培训服务、机具的运维保障以及资金收益核算等举措,有效拓宽各试点地域村民的致富渠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奠定扎实基础。

抓好特色产业引导。山西山多地少、雨水少,先天条件决定了以旱作农业为主,也决定了农业必须做好特色和技术文章。省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为各试点单位提供产业发展咨询服务的同时,引导试点主体参与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在与各试点主体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协助试点主体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下,全力推进产业、主体、农户协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机旱作是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王冠”,而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则是打造“王冠”的必备利器,科学提升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势在必行。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指引,坚定有机旱作发展方向,以促进试点项目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健全组织管理、加强资金监管、完善信息服务,建立起“可操作、能落地、真管用"的项目配套保障措施和管理办法。通过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各试点区域内的主体、农户与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有机衔接,切实把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为因地制宜、覆盖全省的赋能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