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井下作业

本报讯近日,位于麟游县的郭家河煤矿5G+皮带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投用,标志着郭家河煤矿皮带运输系统告别了人工巡检时代。

郭家河煤矿2011年正式投入生产,年产原煤500万吨,其矿井智能化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今年以来,郭家河煤业公司不断加大智能化应用,在完成智能调度指挥中心改造后,又多方考察引进了5G+皮带智能巡检机器人。
据了解,郭家河煤矿主井一部皮带全长1950米,每天有15000吨煤炭从这里运出,是原煤生产运输的重要通道。

该机器人应用于主井一部,依靠自身携带的红外、声音、环境探测等多种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系统、轨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具备智能识别、声音异常识别、温度异常报警、图像采集、烟雾检测、环境探测六大功能。“有这个‘黄匣子’自动巡检,我们坐在屏幕前操作,安全更有保障。”皮带工区维护巡检员宋拴世高兴地说。据悉,皮带巡检机器人的投用极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对保障矿井煤炭产量的稳定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