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CCF秘书长唐卫清:数字经济建圈强链的成都 持续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11月18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简称:CCF)大数据专委会支持,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的2022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即将在成都开幕。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为全国一级学会,是从事计算机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教育、开发、生产、管理、应用和服务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在生态服务大会召开期间,CCF大数据学术会议同期举行,这是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主持承办的重要年度工作会议之一,每年一届,已分别在北京、合肥、深圳、武汉、重庆等地成功举办了9届,第10届放在了成都。每届大会都对举办地当地产业的生态营造、产学研发展、人才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系列活动的举行,旨在以大会为契机、探讨合作机遇、延长供需对接,全方面深入实施成都建圈强链行动,推动更好更快地构建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圈。
产业服务、技术交流、生态打造与学术支撑等领域的合作交流,ccf在蓉设立办事处,在招商引智、产业建圈强链等方面提供服务......毫无疑问,此次大会对成都的数字经济发展充满了机遇,也意味着CCF将与成都携手共同营造良好大数据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和要素聚集地。这一次,为什么是成都?大会举行前夕,记者专访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秘书长唐卫清,揭晓谜底。
汇聚大量大数据企业 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提供载体
11月17日,成都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的机房里,机柜服务器指示灯交替闪烁。每台机柜侧面,都有一个红色的"天宫"标识。这里是成都智算中心的“最强大脑”,是实现300P强大算力背后的“秘密武器”——“天宫”昇腾AI全栈基础软硬件平台。
300P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电脑的计算能力。如此强大的算力支撑城市建设和民生事业完成更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这也是成都智算中心成为算力“底座”的底气。
今年5月,成都智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的背景下,该项目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事实上,成都智算中心仅是成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成都是四川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数字经济正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也是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选择成都的原因。”唐卫清表示。
作为本次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对接成都超算中心专场活动中,一行18人到访了成都超算中心——这里已为680余家用户提供算力服务,承接13个国家级课题。
在各行业各领域数字转型全面提速背景下,成都吸还引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快手、爱奇艺等头部企业落户。不仅如此,积微物联、创意信息、纵横自动化、国星宇航等一大批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已在数字经济细分领域拥有话语权。
以智慧蓉城为引领 打造重点应用场景
除了成都汇聚了大量的大数据企业以外,唐卫清表示,成都的数字经济研究机构和应用场景也比较丰富,数字经济产业比较发达。
今年6月,第二届腾讯STAC科创联合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的“腾讯X西南交通大学智慧交通项目合作”项目,以《智慧交叉口车路协同与群体智能研发》为核心,该研究将服务于四川省氢能与智能车重大科技专项,推动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落地。
以腾讯为例,作为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腾讯人工智能多智能体技术目前在创新药研制、供应链管理、无人机、新能源和绿色低碳领域已实现融合应用,不断创造出更多“数实融合”应用场景。
腾讯持续加大在蓉投资的背后,成都正加快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着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包括腾讯在内的链主企业在蓉实现更好的发展。
与此同时,成都本土培育的数字经济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在成都青白江,几乎每天都有超过1500辆货运车辆在达海产业园进进出出,6万余吨的货物随之往来于成都与其他城市之间。这样的仓储能力、配送运力、货车流量,得以有序高效运转的“密码”,都藏在“积微物联”的智慧物流场景里。 该场景基于积微物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以网络货运的模式,构建了大宗商品货运物流配送系统。
为了丰富数字应用场景,成都政府也在行动。以“促应用”为关键,推动技术应用落地。以智慧蓉城建设为引领,以智慧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为突破建设特色示范应用场景,以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为核心打造重点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经验。
多层次、多维度支持大数据人才 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护航
权威数据显示,作为“西部数都”,大数据发展指数位列中西部第一。
“数字中国”建设日新月异,成都以“西部数都”为目标力争上游,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则是人才。这也是唐卫清比较认可的地方。
“和成都的一些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和政府人员深入交流过后,我觉得成都很有潜力!”唐卫清说。数字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因此,对大数据人才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既懂大数据技术又懂相关产业。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流高校聚集的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如此,为打造一流人才队伍,构建大数据产业高质量的人才生态,成都多层次、多维度支持大数据人才,为产业发展赋能护航。今年上半年,成都大数据从业人员总量已经超过12万人。
成都的未来,或许也能从出台的政策中得以想见。今年4月,《成都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对成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了规划。
从超大特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出发,成都将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核心产业引领、新兴产业成势、未来赛道启航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规划明确,到2025年,成都将高水平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慧蓉城、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前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
这些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在成都,良性的生态促进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实现数字经济建圈强链的成都,将持续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唐卫清表示,下一步,将以2022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为起点,与成都一起开展建圈强链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系列活动,包括专家智库合作、深度学术交流、产业咨询合作等,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探寻数字时代发展机遇,持续推动行业进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