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你是否会下意识地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来鼓励孩子?

这句话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以前我从来没有觉得这句话有何不妥,并经常拿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但是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例,让我改变了对这句话的看法。

这句充满正能量的话,适合成人,但不完全适合孩子。

因为,失败了不一定就能成功。

关于成功,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两个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的概率不是由失败的次数来决定的

我们用“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不可怕,多尝试几次,就成功了”这样的话术来鼓励孩子,本意是为了让孩子养成不怕困难、知难而上、有毅力有耐力的优秀品质,这无可厚非。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说完以后的效果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

说说那个让我的观点发生改变的案例吧,一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最近脾气非常暴躁,抗挫能力不够强,弹琴的时候,总会在同一个地方弹错,弹错了就发脾气,拍打钢琴,然后从头再弹,再错,再发脾气,再重新弹,就这样循环了七八次,始终都弹不对,孩子最后情绪崩溃了,大喊着说:为什么别人失败了都能成功,我失败了这么多次还是成功不了!

家长很困惑,自己并没有非得强求孩子弹正确,还总是耐着性子去鼓励孩子,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多练习几次就能弹好了,弹不好我们就先不弹了,为什么孩子还是这么暴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可以从孩子在崩溃时候大喊出来的那句话中找到:为什么别人失败了都能成功,而我失败了这么多次还是成功不了。

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成人为了鼓励孩子不放弃,知难而上,借用了很多别人失败了又成功的经验,比如爱迪生失败了多少次最终发明了点灯的故事,比如某个钢琴家经过刻苦的训练最终登上最高音乐殿堂的故事。

故事的走向一定是:谁谁谁刚开始也是不断的失败,然后总结经验,不断尝试,终于成功了。

在这句话里,侧重点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总结经验”,一个是“不断尝试”,二者都做到了,才有可能通往成功。

但是我们在鼓励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总结经验”这个技术层面的部分,把成功的可能性都放在了“不断尝试”这个态度层面的部分。

让孩子认为,只要我不断尝试了,我就能成功,如果我不能成功,一定是我尝试的次数不够。

完全忽略了失败以后立刻重来不是最重要的,总结失败的原因,找到新的做法再去尝试才是有可能成功的必要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孩子总是在同一个地方弹错音,然后立刻重新弹一次,然后又弹错了,如此循环了七八次,还是弹错,这明显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孩子并没有去思考:为什么我总是在这个地方弹错,是我的指法不对?还是节奏问题?还是心态问题?

家长也没有帮助孩子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复盘,而是和孩子周旋在态度层面上,最后双方都崩溃了。

孩子的自信心被全面击碎,用拍打钢琴来发泄对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家长的耐心也被逐渐耗尽,埋怨孩子抗挫能力不足。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成功之前确实可能会失败无数次,但失败无数次不一定就会成功,如果我们不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得出新的方法,重新再来多少次都不太可能成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成功、胜利靠的是运气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胜利和成功靠的是运气,而非能力,孩子也会遇到这样的时候。

比如,我和儿子之前玩扑克牌的“祢竹竿”游戏,大家应该都玩过,这个游戏完全就是靠运气,洗完牌,各自取一半,谁都不知道自己手里的牌是什么,盲抓盲放,碰到一样的数字就收走中间所有的牌。

当我总是能够收走牌的时候,儿子就不开心了,他觉得自己“输了”,开始耍赖,把自己所有的牌都翻过来开始挑,看哪个牌和已经弥好的“竹竿”对上。

这类游戏的失败或胜利,纯靠运气,如果孩子把这类游戏的输赢和自己的能力挂钩了,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当孩子认识到,这类游戏不是单纯靠认真的态度和死磕的毅力就能胜利的,就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牌都输完了的结果,更不会因此而否定自己,认为一定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技术不够高,才会输掉。

对于孩子来说,失败和成功没那么重要,都是暂时的,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如何把握其中的过程才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对于失败和成功的认知,决定了孩子如何应对失败,看待成功

1、当家长能真心接受孩子的失败了,孩子才不会害怕失败

当我们在安抚因为失败了而发脾气的孩子的时候,是否是真心的能够接受孩子失败了,想要放弃的想法?

我想大部分是不会的,就像上述案例中的家长一样,前面所有的安抚情绪的话都是为了最后鼓励孩子再次尝试做铺垫的,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成功”这个结果上。

孩子敏锐地捕捉到了家长内心里真实的期待,所以她对家长说:你越是鼓励我,我就越想发脾气。

家长始终认为孩子多次尝试可以成功,孩子也在不断迎合着家长的这个期待,事实却又无情地击败了孩子,孩子心里非常害怕,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意味着失败。

真心接受孩子的失败,该如何做呢?

把孩子从钢琴上扶下来,对她说:我看到你尝试了很多次都弹不好,这种挫败感让你很难受, 我们现在停下来吧,今天的状态不适合弹琴,走,咱们吃点东西去。

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绝口不提和琴有关的任何事情,不要试图见缝插针地去引导孩子。

当孩子捕捉不到家长的失望,看到家长真的不在意自己失败的结果,心的压力就减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引导孩子从不同的维度来思考失败和成功

第一个维度:跳出结果,回到过程,复盘失败的原因和细节是什么

还是上述案例,家长需要提前悄悄录一段孩子总是弹错的视频,等到晚上孩子睡觉以后,发给专业的钢琴老师,让老师给出专业的点评和建议。

第二天,孩子心情明显好很多,我们再去找机会告诉她:我知道你不是轻易放弃的人,我也非常想帮你,所以我咨询了钢琴老师,找到了你总是弹错的具体原因,老师给了很好的建议,你现在想听听吗?

当孩子按照老师的建议和指导,攻克了总是弹错的地方,我们需要让孩子认真思考这次能够弹正确的原因,是因为失败了很多次?还是因为复盘了失败的原因?

这样的经验,才能扭转孩子的认知,让她知道失败和成功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复盘”,总结每一次失败的所有可能原因和细节,一个个尝试排除,有目标有方法的去应对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维度:目标和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孩子需要在“最近发展区”进行学习,超出孩子能力太多的目标和要求,带来的只有无尽的失败,而且失败多少次都难以成功。

比如,孩子都爱和我们成人比赛跑步,如果成人不放水,孩子肯定是跑不过我们的,输掉比赛的孩子一定会生气。

那么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去观察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我们比你高,比你腿长,迈开的步子比你大,所以比你跑得快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行,你失败了,这种比赛本身就不公平,目标和你自己的能力是不匹配的。

那么,输掉比赛又何妨?大人赢得了比赛也不值得光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维度:失败和成功意味着什么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人生经验远远不足,失败和成功这两个词都太结果导向了,有种一锤定音,大结局的感觉,影响着家长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孩子们格外重视获得成功。

但是成功了意味着什么呢?仅仅是当下这件事情做得比较出色而已。

著名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有句名言: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失败和成功不可能是永恒的,所以,我们需要给失败和成功换个更具有成长价值的说法:失败是暂时的不熟练,成功是终于熟练地掌握了。

“熟练”可以是形容词,形容的是事情的过程,也可以是动词,指出的是行动的方向,两种含义都能让孩子将关注点放在过程,而非结果上,大大提升了内驱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儿子现在已经很习惯用“熟练”这个词,他很少再用失败和成功这两个词来评价自己。

描述当下的失败,他会这么说:我现在还不是很熟练。

成功以后,他会这么说:以前我还不是很熟练,但是我练习了很多次以后,我现在已经很熟练了。

我会恭喜他,顺便问一句:那你是用了什么技巧才掌握了?

他会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他发现的那些小诀窍,新方法等各种细节。

这些宝贵经验都是从数次的失败中得来的,你看,这不就是咱们大人想要达成的励志效果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