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宋太祖赵匡胤,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960年正月初一,朝廷正在热热闹闹的过年,却突然接到契丹大举入侵的消息。宰相们不敢怠慢,立即命当时担任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率军前往抵御。赵匡胤却在陈桥驿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接着率军进入开封城,兵不血刃的控制了京师。在赵匡胤的威逼之下,年幼的后周皇帝只得宣布禅位于他,立国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就此诞生。

后周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后一个帝国,后周的开创者太祖郭威就是通过发动叛乱夺取的帝位,考虑到前车之鉴,郭威对手下武将采取了很多措施以限制他们的权力,特别是对兵权的掌控。到了第二任皇帝世宗柴荣时期,他也以连年发动对外战争等方法将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并大力提拔文人担任宰相和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的枢密使,让他们和自己一起治理国家和军队。在自己病重之时,柴荣又费尽心机的为自己的年幼的儿子配备了三名德高望重、才能出众的顾命大臣。按照这种周密的布局,一个历经三朝、显赫一时的后周,怎么就这么轻易的被一个武将代替了呢?这其中,其实有很多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

首先,我们来看看赵匡胤本人。赵匡胤生于武将世家,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当时正逢战乱时期,能当上刺史的可都是能征善战之辈。父亲赵弘殷也是出了名的能打,先后跟随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太祖郭威四处征战,屡立战功,后来又跟随世宗柴荣征讨淮南,累功一直做到禁军统领。

赵匡胤就在军营中出生,也在军营中长大,因此深受战争熏陶。后来,因为作战勇敢,又善于用兵,赵匡胤迅速被柴荣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后周两大禁军之一——殿前军的第二号人物。按说老二终究是老二,而作为赵匡胤顶头上司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正是柴荣的妹夫,有了这层关系,张永德的位子似乎是不可替代的。

但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就在柴荣最后一次征讨契丹时,却突发重病,柴荣被迫退兵。途中,柴荣得到一份密报,上面写有“点检作天子”的话,柴荣大惊,考虑到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不自觉的对张永德产生猜忌,随即解除了他的兵权,升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就这样,赵匡胤一跃成为殿前军的最高长官。而在朝廷收到契丹战报时,作为后周另一支禁军——侍卫亲军的头儿李重进却在几天前被调到扬州公干,那统兵出征的重任就很自然的落到了赵匡胤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从陈桥兵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自带的帝王气量。在将士们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并高呼万岁的时候,赵匡胤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向他们提出“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意思是太后和皇帝都曾是我们的主子,进入京城后不得对他们无礼,大臣们也曾是我们的同僚,不得伤害他们,朝廷府库,京城士民也不得侵扰抢掠,听命的重赏,违反的即刻斩杀。

有了这样的命令,赵匡胤及其部下在率军进入京城时就显得很是平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只有副都指挥使韩通打算调兵防御,但没来得及,见到大军开进时就往家里躲,结果被赵匡胤的部下王彦升追到家中给杀了。赵匡胤听说此事后大怒,但考虑到内部稳定,就没有将王彦升治罪,但后来其他将领都因为拥立之功获得升迁,只有王彦升,到死都没能得到节度使这一武将的最高称号,很明显是赵匡胤对其做法一直耿耿于怀。

再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柴荣为儿子恭帝留下的这三名宰辅。第一个出场的是范质,他在年幼时就被称为神童,九岁就能写文章,十三岁攻读《尚书》,并开始教授学生。后来在时任宰相的桑维翰的举荐下入朝为官,累迁至翰林学士兼知制诰,成为帮助皇帝撰写诏书的人。后周太祖郭威在没当皇帝之前曾率领军队征讨叛乱,每次朝廷派人前来宣读处分军务的诏书,内容都很合事宜。后来,郭威知道这些诏书都是出自范质之手,十分叹服,于是在即位后授任范质为首席宰相。

第二个是王溥,此人是后汉乾祐年间的状元,后被郭威招募,在其帐下担任幕僚。郭威率军平定叛乱后,从贼人那里得到一些文书,都是关于当朝权贵与贼人结交的内容。郭威打算以此将这些人全部处死,但王溥认为当时政局纷乱,不免有人会为了自身安危寻找后路,现在叛乱既已平定,就不应该再追究,郭威觉得言之有理,于是打消了念头。后来,王溥一直跟随郭威,直到后周建立后,王溥也被授任宰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是魏仁浦,之前在枢密院担任小吏,郭威掌管枢密院时,曾召魏仁浦询问麾下士兵数量,魏仁浦将六万将士的姓名全部当场默写下来,郭威很是惊异,自此对魏仁浦有重用之意。后来,因为皇帝对手握重兵的郭威十分猜忌,就写了封密诏给亲信李洪义,让他伺机谋害郭威。但这个李洪义胆小怕事,知道自己不是郭威的对手,就派人将诏书给郭威看,郭威大惊,立即召魏仁浦问计。魏仁浦认为目前诏书内容还没有公开,建议趁机篡改诏书,将内容改为杀尽郭威和他手下的将士,以便激起众怒,然后挥师进逼汴京。郭威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依计而行,将士们果然都很愤慨,郭威趁机率领他们攻陷汴京,即位称帝。

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确实都很有能力,但作为首相和次相的范质、王溥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书生,最大的特长就是文章写得很好,而且是正统的儒学之士,对搞阴谋诡计不擅长,更加不懂军事。等到契丹大举入侵的消息传到京城,这两个宰辅根本没有去核实消息的真假,也没有考虑到幼主刚刚即位、局势不稳的实际情况,匆忙授予赵匡胤兵权。而魏仁浦虽然有些韬略,但他是在柴荣临死前才被授任宰相的,根基很浅,而且排位也在范质、王溥之后,说话没有什么分量,说不定都没有参与商讨,这就导致赵匡胤轻而易举的获得篡位的关键——兵权。

最后,我们来看看当时后周禁军的情况。因为父亲的关系,赵匡胤自小就和后周禁军里的一些低级军官,如高怀德、张令铎等人很有交情,还曾与石守信、王审琦、刘廷让、韩重赟等十人结拜为兄弟,被称为“义社十兄弟”,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石守信,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军二号人物;王审琦,殿前都虞候——殿前军三号人物;高怀德,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二号人物;张令铎,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三号人物。这些人战功卓越,位高权重,手握重兵,却唯赵匡胤马首是瞻,成为陈桥兵变的重要支持者,没有他们,光靠赵匡胤一个光杆司令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是赵匡胤即位第二年就把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特别是身处高位、在军中很有威望的全部解除兵权的原因。

当然,陈桥兵变的成功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柴荣死的突然,新即位的恭帝年幼,太后也很年轻,没有什么实权。还有就是当时正处于五代十国末期,几十年的战乱导致忠君爱国思想淡漠,特别是手握重兵的大将们根本不讲什么君臣之道,谁有兵谁就可以自立称帝。但这些毕竟都是些客观且次要的原因,没有赵匡胤的卓越战功和驭人之术,没有兵变时的三大纪律,没有手下将领的全力支持,没有三位辅政大臣的缺乏决断、轻信于人,赵匡胤就算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这么轻松的赢得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