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和三年,夜尽天明时,整个天下都听见一声琵琶响,锵然如裂帛。

第二日,百姓们传:「有妖作怪啊!」

各地将士们彻夜巡逻,不见妖怪现世的迹象。

纨绔公子们说:「那琵琶声妙啊,比乐场那些小娘子不知高明多少!」

小宫女们议论:「你们也听到了?也做了怪梦?哎呀,怕不是真有妖了,昨夜殿下又惊醒了呐!」

他已多次梦见那个穿龙袍的身影。

御驾南巡,他见那人登临船头,俯瞰江河,金衣上五爪龙纹浮动;设坛郊祭,他送那人步步登上石阶,风乎雩台。

他无数次梦见那人转过身,笑着唤他:「皇兄。」

谁都可以这般生机勃勃地唤他,唯独那个人不可以。

惊惧在他的瞳孔里渐渐放大,他的手指乱抓,抓不到藏在袖下的线。

不可能。

牵丝线的偶人,不可能从他的十指下挣脱。

天下都传,陈夙明是注定要当皇帝了。

圣上火速下了海捕文书,赏千金,捉拿叛国贼陈夙明,生死不论,民间传:圣上那夜梦到此人穿龙袍,要造反了!

百姓们深信不疑,自那琵琶响起之后,许多人开始不断做怪梦,预兆似的:书生梦见自己高中状元、乡绅梦见自己喜得孙儿……蹊跷的是,有人梦中那九五之尊面容英气,身形挺拔,与海捕文书的画像极相似!

倘若这琵琶声是上天的预兆,这、这不是要换新帝么?!

海捕文书下了数月,还真找到几个近似的人,其他的都被官差斩了,还剩一个和梦中最相似的男人,在逃。众人说此人命大,是天选的帝王命。

此人就是陈夙明。

官兵找陈夙明,百姓也找陈夙明,有人想碰运气领赏钱,有人想拜陈夙明为大哥,跟他闹起义。据说此人狼顾之相,天生是个谋权的种,还据说此人义薄云天,手下豪杰云集,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陈夙明到底是什么样?

除妖师红绯第一次见陈夙明,是在小酒馆外,她费力地拨开人群:「怎么怎么?今个儿还能买酒吗?」

「哎呦姑娘,还想着进去买酒?里面可是那陈夙明啊!」

「哎……」红绯眨眨眼,跟着看热闹。

天下之大,耐不住有心人多,陈夙明纵是委身在一处落魄酒馆里,偶然摘面具喝酒,竟也被百姓认了出来,好事者将酒馆堵得水泄不通。当即有几个愣头青拎刀冲进去领赏,酒馆里噼里啪啦一阵响,几个小伙子横飞出来,哎呦呦地叫个不停。

心想起义的壮士们心中一喜,恭敬地围过去,见一个布衣乱发的江湖客摇摇晃晃地走出,仰头喝酒,任谁来说话,都只回一声冷冷的「滚」。

没人敢再触霉头,目送着江湖客在秋风中远了。

红绯第二次看见陈夙明,他戴着面具,正被许多人满街追杀,撞掉了她手里的烧饼。

前些日被人围在酒馆以后,陈夙明逃到荒郊城外,大抵熬不住野人过的日子,刚饥肠辘辘地潜入城就栽了。

熙熙攘攘的城,随着失控的马嘶,他的面具在众目睽睽下意外滑落,立刻有人高呼他的大名,引来许多双眼冒光的江湖人。陈夙明捂住面具,边战边逃,饿得眼冒金星,被人重重砍了一刀,摔在地上躺尸。

谁都想争到这颗值千金的脑袋。

「是我砍了他一刀!」

「放屁,若不是我认出他,你上哪儿砍他一刀去?」

争着争着,这群人大打出手,刀尖在男子扣着面具的脸上晃来晃去,他动也不动,颇有几分赴死的坦然。

有意思,死了可惜了。

全部文章:百度一下【小布找书】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绯拍拍手上的饼屑,大步穿过这些怒吼的江湖好汉,迈着轻巧的步伐,在众多忌惮的目光里,悠悠然停在血泊里躺尸的男人身旁。

「这个人,我要了。」

明眸皓齿的姑娘,清亮的女声,轻松得像是在酒馆里叫一碟小菜。

红绯在江湖有些名气,众人低低议论着她的名号「除妖师」「红绯」……陈夙明也勉强睁开被血污糊起的双眼,天光炫炫下看清那曼妙的红衣少女,还有她身后背着的红弦琵琶。

红绯一把抓住陈夙明的衣领,费力地吭哧吭哧将其拖走,地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江湖客们睁大了眼,面面相觑,没人敢拦她。

红绯,不知何方人士,不知师承何方,四方除妖为业,专门破解近来怪梦之事,备受众人崇敬,红衣琵琶,必是这位除妖师无疑。

红绯没砍下悬赏犯的头,而是将他拖到了一座破庙里,忙前忙后,好生疗伤。

三天后,陈夙明悠悠转醒,醒来时,红绯正不安分地要掀他的面具,被他翻身而起,一把抓住了手。

红绯吓了一跳:「喂,一醒来就打人啊?」

对方被她吼得发愣,隔面具盯着她白净的手,连忙松开,红绯被逗得咯咯笑:「这么大个人还挺害羞,放心吧,我一直没掀过你的面具,方才是实在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