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在经济还是其它方面,父母帮助孩子,在多数人的观念里面,应该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不光作为孩子这样认为,这更是很多父母的观念:我有这个能力,不帮自己的孩子,难道去帮助别人吗?事实上,父母对于孩子的帮扶,肯定没错。但是与此同时,作为父母也应该要明白一件事: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的原则。

亲情里面也是一样。

你可以帮忙,但是绝对不能太过,有些事,有些忙要是帮得太过了,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完全在你的意料之外。

老了后,不管手里多有钱,子女的3种忙绝不能帮,害人害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不要用自己的钱去帮助孩子过基本的生活;

什么叫基本的生活?很简单,

个人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都属于基本生活的范畴。

也就是说,当我们任何一个人长大以后,这些都该是自己负责的事。

但是有些父母,他们真的管得太多,也管得太宽了,在任何阶段都巴不得事事安排好,但问题是:谁也无法真的彻底担起别人的人生啊。

孩子的车房,他们安排好了,依旧害怕其它的事孩子处理不好,始终把他当作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去对待,哪怕孩子都已经结婚生子,也有了自己的责任——该放手的时候就要学会放手,如果不让孩子自己学会翱翔,就相当于剪断其飞翔的翅膀。

等到后来的某一天,孩子需要独自飞翔的时候,却完全没有这个能力,到时候这个责任只能是孩子自己承担,并且此时所要经历的风雨,可要当初要残酷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家族里面就有这样一个亲戚,他们两口子特别宠溺自己的儿子,帮他把人生路上的事情全部安排好了。这导致他们的儿子变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什么事都习惯依赖父母。结婚了,三十好几的人,也不出去工作,继续啃老,花父母的钱,并且还大手大脚,因为他早就习惯这样的开销了。

有时找父母要钱,要是他们不给的话,他还要发脾气,讲道理也说不通,因为他的道理就是父母应该如此——毕竟一直以来,他们就是这样做的啊,这就是他们作为父母,给孩子塑造的价值观,让他以为自己可以不用努力。

现在,他们和儿子的关系蛮僵硬的,不被理解,也感觉很委屈,认为儿子不体谅他们的苦心,辛辛苦苦把他养这么大,帮忙带孙子,还帮儿子养家,结果到头来,儿子儿媳全对他们有意见。

他们的儿子儿媳去年在闹离婚,儿媳怪他们没把儿子教好,说他不是一个好老公,好爸爸。他们也很无奈吧。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的例子在亲情里面,照样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不要用自己的钱去帮孩子还债务;

当然,这里的债务,肯定不是指房贷或者车贷这种,而是不属于常规操作所欠下的债务。

比如,有些人心比天高,沾上了赌,因此欠下不少的钱。

这种情况下,想来除了自己的父母,别人碰见都是躲都来不及。但问题是,父母帮着还了,以后就能好了吗?

当然,为人父母,他们肯定抱着这种美好的期待,因为谁都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好,他们宁愿相信他是暂时走错了路,或者听信了别人的话,才做了错事而已,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改。

所以,总有一些父母,一开始愿意不顾一切地替孩子填这样的窟窿。他们也苦口婆心地说了很多,但事实多半无法得偿所愿,甚少有人真的能够痛定思痛,以后好好生活,不再沾染这些坏习惯。人的本性总是贪婪的,他们会认为,说不定我这次再试一把就回本了,结果一试再次陷进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父母可以帮忙,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呢?其实帮忙的次数越多,越是在把孩子推向一个深渊,更是在不断消耗自己的晚年幸福——补偿进去的钱,原本可以自己用来享受生活的啊。

更何况,很大程度上,这会是一个无底洞。

因此,不要用自己的钱帮子女偿还债务,就算你是父母,你也管不了对方的全部人生,自助者天助,有些人偏要自我放弃,你用谁的名义去帮忙都没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如果你有两个孩子,不要试图去帮扶谁的生活;

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亲情关系里,多数人最为介意的一点,便是相同的关系,待遇却截然不同。

所以,如果你作为父母,不止有一个孩子,那么在你老了以后,就算你手里有钱,也不要试图去帮扶任何一个孩子的生活——要么两个都帮,要么两个都不帮,最怕的就是帮了这个却不帮这个,并且这个一碗水如何端平,是一门极大的学问,多数人都做不到。

只能说是尽量不要偏心就好。

我老家有一个奶奶,她曾经把自己的养老钱,帮忙给小儿子买了一辆七八万的车,因为大儿子有车了,

这个行为直接导致两个儿子的关系基本破裂。

原本兄弟关系还不错的,但后来不怎么说话了。大儿子很不满,不待见老人,认为母亲只喜欢弟弟不喜欢他,那以后就跟着弟弟好了,而小儿子后来也没见多孝顺,而是认为都是儿子,凭什么跟着我?关于母亲买的车,他绝口不提。

人嘛,都是会下意识寻找有利于自己的线索,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会选择性忽略。

因此,永远不要试图去挑战人性,结果总是免不得让你失望。

老了以后,还是先顾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至于孩子的人生,儿孙自有儿孙福,永远记得帮忙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