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消息说有中国人去卡塔尔看世界杯,还有旅游博主大v也开始了国外旅居生活,国内主要城市的国际航班也开始增加,似乎中国人重新到世界各地旅游,又有了一些希望。
重新开启境外旅游,这个过程可能是曲折多变的。本号重新回归以后将更多关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与世界的关联。
在这之前,我们先把目光投向本文作者曾旅行过的一个北欧城市——卑尔根。
尽管一直手握着“最美峡湾所在地”的镶金名片,但其实卑尔根并不声名显赫。相反的,它低调而冷门,大部分时间仅出现在北欧旅游清单中,几乎只有曾经去过,或者将要造访那里的人才不会对它感到陌生。
▲挪威的旅游胜地、峡湾门户卑尔根
但矛盾的事实在于,卑尔根似乎又具备许多足以成为世界名城的条件。随便挑一个浏览器输入卑尔根的名字,都会跳转出关于这位挪威前任首都、挪威现任非官方首都、挪威西海岸最美港都、欧洲文化之都的一系列荣誉称号与事迹介绍。
一座以自然风光为资源的小众旅游城市,为何会坐拥各类高级头衔?而作为挪威的前任首都和现任非官方首都,卑尔根又为何与世无争,以至于籍籍无名?这背后究竟是旅游的进击,还是政治的退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卑尔根。
一、弗洛伊恩山与群山间的绿草地
弗洛伊恩山大概是每个前往卑尔根的游客都会去打卡的旅行胜地。在欧洲雨城那些难得的晴朗阳光里,人们或结伴徒步、或乘坐有轨缆车到达山顶,从最高处纵览整座城市,惊叹于明媚壮丽的山水景致与举世无双的峡湾风光。
▲弗洛伊恩山极具特色的有轨缆车
但美丽骄傲如弗洛伊恩山,也不过是卑尔根众多守护山中的普通一座罢了。
事实上,很久之前的卑尔根并不叫卑尔根,而叫做Bjørgvin。bjørg是山,vin则可以理解为牧场和草地,所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片群山间的绿草地。虽然由于简化和误传,Bjørgvin渐渐变成了现在的Bergen,但山水从未动摇,始终如一地凝视、拱卫着中心那抹温柔绿意。卑尔根也因此被称为七山之城。
▲从弗洛伊恩山上望去的卑尔根夜景
而卑尔根“鱼塘里的鱼”也绝不限于今天的如织游人。早在公元1070年,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贸易定居点的卑尔根,就已经凭借自己连绵山峦中的风姿和绝佳的战略位置吸引来了一位重要的“游客”——挪威国王奥拉夫·基尔。
奥拉夫·基尔,来源于古挪威语中的Kyrri,意思是和平。这个名字透露出些许微妙,毕竟挪威人的血液里一直留存有维京海盗的冒险因子。但历史就是这样巧合,1066年,奥拉夫的父亲、当时的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在入侵英格兰时,不幸大败于斯坦福桥,维京军队几乎被全歼,哈拉尔本人也战死沙场。
▲描绘斯坦福桥战役的画作,中间红衣服的是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
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事实上代表着维京时代的终结。此役之后,继任者奥拉夫便回到挪威,开启了一段人如其名的,挪威历史上最为和平稳定的统治时期,并一手创建了卑尔根,授予它独立的地位和作为集镇的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1020年,也就是卑尔根建城的50年前,这片定居点就已经开始出现各类贸易活动,并凭借海岸边丰富的鱼类资源打下了良好的贸易基础。再加上建城者的影响,卑尔根自建立之初便带着浓厚的和平贸易基调。
▲居中者是奥拉夫·基尔,他于1066(或1067)至1093年任挪威国王,于1070年正式建立了卑尔根
特别是在对外关系上,频繁的商业活动取代了原本的连天烽火——卑尔根总是与德国人、瑞典人和英国人保持着良好的金钱关系,进而凭借各式各样的鱼干以及面粉、谷物、麦芽、啤酒…换来的财富和现代化发展,逐渐从一个空有风景的美貌花瓶,进化成为北欧实力派贸易中心预备役。
二、挪威内战与挪威首都变迁史
前文曾经提过,卑尔根是挪威的前任首都。其实这个说法不够完整,因为卑尔根不仅是挪威的前任首都,还是挪威的前前前任首都。
▲挪威现任首都、第一大城市奥斯陆
类似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乱世。某人在某处打了胜仗、上了位,某处就会成为新鲜出炉的首都,而等到某人过了劲、下了头,某处便只能含恨从现任转为前任。所以卑尔根的首都史,也必须从挪威的内战开始讲起。
1130年,挪威国王西居尔一世去世,随后挪威陷入了大混乱的时期。以西居尔一世的儿子和弟弟为首的各路人马,开始为王位继承权而疯狂互扯头发。由于大家势力相当,谁也没办法彻底消灭谁,所以接下来的110年间,挪威总是会有多个政权、数位国王在同一时期互相攻伐,史称挪威内战。
▲马格努斯五世·埃林松,他于挪威内战期间的1162年(也有说1161年或1163年)在卑尔根加冕成为挪威国王
其中有几件大事与卑尔根息息相关。
首先是1162年左右,马格努斯五世·埃林松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并在斯堪的纳维亚加冕为国王,定都卑尔根。这是卑尔根第一次以首都的身份登上政治和历史的舞台。可惜好景不长,很快,一个叫斯韦勒的“西居尔二世私生子”就在1184年推翻埃林松,建立了斯韦勒王朝,并选定挪威北部的特隆赫姆为首都。
▲挪威第三大城市特隆霍姆
但特隆赫姆也没能坚持多久。1217年,又有一位哈康四世横空出世,击败其它对手,成为了新的挪威国王。不知道是不是他曾和养父一起在卑尔根生活、学习过一段时间,对那里很是熟悉和了解的原因,反正他再次把首都迁往了卑尔根。
故事似乎进入了一个循环。但不一样的是,作为挪威史上最杰出、贡献最大的国王,哈康四世成功在1240年剿灭最后一股异势力,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挪威内战。没有了乱世和枭雄,卑尔根的首都地位自然就稳固了许多。
▲挪威经典名画《背负王子滑雪过山》。挪威内战时期,两名桦树皮鞋党人怀抱着年仅2岁的哈康四世一路逃亡,最终摆脱了敌对党派——牧杖党人的追杀
除此之外,卑尔根也得到了最好的资源和最多的优待。为了让卑尔根成为贸易中心——当然更为了收税方便——哈康四世下令所有外国商品的进出口都要在卑尔根进行。而后的1310年,所有外国人更是被禁止从卑尔根向北航行,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贸易都需要在卑尔根这个驿站进行中转。
这无疑用王权极大地强化了卑尔根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所以即使1299年,哈康五世登基后又迁都奥斯陆,卑尔根的贸易地位也依然没有被动摇。
三、布吕根、汉萨同盟与鱼干贸易
几乎所有类似“卑尔根十大旅游景点”“卑尔根必打卡指南”“没有去过这五个地方,就不算去过卑尔根”的榜单上,都会出现布吕根的名字。那是一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木结构小屋,如露天博物馆般展示着贸易中心的旧日辉煌。
▲布吕根,挪威语意为“码头”。它位于卑尔根市中心以西的海岸边,曾是汉萨同盟的商埠和社区,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但有趣的是,这些色彩缤纷、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属于挪威人,而属于德国人。或者更准确地说,属于德国的商业组织,汉萨同盟。
汉萨同盟,又称汉萨、德国汉萨,是曾经存在于德国北部城镇以及海外商人社区之间的商业、政治联盟。从13世纪到15世纪长达200年的时间里,它一直以竞争和垄断的状态主导着几乎整个北欧地区的商业活动。
▲汉萨同盟的势力范围和海洋贸易线路图
而卑尔根正是当年汉萨同盟选中的四大总部之一。
汉萨同盟选择卑尔根的理由非常充分。除了政治原因以外,卑尔根处在拥有鱼类资源的北欧通往拥有鱼类以外资源的其它欧洲国家的必经航道上,极具地理优势。且这里的港口天然而优质,直到今天都依然是挪威最大的邮轮港口。这就合成了一对王炸,卑尔根也因此在干鱼贸易、特别是鳕鱼干贸易领域享有极高的地位。
▲今天的卑尔根港口
对于卑尔根来说,他们需要收入,更需要来自欧洲其它地区的商品。特别是14世纪的黑死病肆虐以后,陷入贫穷的卑尔根极度缺乏食物,因此不得不加倍扶持汉萨同盟,甚至一度授予其挪威北部鱼类贸易的独家经营权。
当然,合作并不总是愉快。虽然名义上,布吕根一直是卑尔根的一部分,但其实它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排外社区。那里的德国人说着中古德语,很少和当地的挪威人交流,更不会互相通婚。同时,他们不太遵守当地的法律,经常偷税漏税,甚至参与到暴力行动中,所以许多当地人都不欢迎他们。
▲1360年繁忙、热闹的布吕根
而新航路与新贸易线路的出现更是给了汉萨同盟致命的打击。大约16、17世纪的时候,汉萨同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开始逐渐降低,从此一蹶不振。1669年,这个曾横贯大陆、盛极一时的商业联盟最终宣告解体。
不过幸运的是,汉萨同盟的衰弱没有给卑尔根带来太多负面作用。挪威商人的崛起,新的丹麦商人、苏格兰商人的加入使这里的繁荣贸易得以延续,卑尔根也始终作为挪威最大的城市蓬勃发展着,一直到1830年前后才被首都奥斯陆取代。
四、胡斯堡垒和卑尔根的天灾人祸
卑尔根的胡斯堡垒,或者叫胡斯城堡和胡斯要塞,同样是值得一去的景点。
虽然它外观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作为挪威最古老、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防御工程之一,它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几乎是这座城市初现雏形的时候,它就开始矗立在这里,静静看着卑尔根的沧海桑田。
▲卑尔根的胡斯堡垒。12和13世纪时,这里曾是皇家加冕典礼和婚礼的举办地;同时,这里也是至少6位国王和其他王室成员的墓地
而胡斯堡垒最早的建造者,正是卑尔根的建城者奥拉夫·基尔,可惜,不管是和平元素还是防御工程,都没能给卑尔根带来多少幸运,除了贸易上还算是顺风顺水以外,卑尔根很少有真正的太平,总是被疾病、火灾、战争笼罩。
首先袭来的是黑死病。1349年,这种鼠疫带着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来,又带着卑尔根70%的人口嚣张离去,顺带还附赠饥饿和贫穷。以至于卑尔根乃至整个挪威北部都必须借助汉萨同盟来获得足够的食物,才能在极寒之地生存下去。
▲黑死病在欧洲蔓延的范围和路径。这是一种以鼠蚤叮咬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烈性传染病,在14世纪时曾经横扫整个欧洲大陆,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
大大小小的火灾则来得更加频繁,到了大家已经数不清到底发生过多少次火灾,又究竟哪一场才是最大火灾的程度:1413年,14座教堂在大火中灰飞烟灭;1686年,200多座建筑和200多个船库被焚烧;1702年,90%的城市毁于一旦;1916年,一场“相对小型”的火灾再次烧毁了市中心约300座建筑…
还有一位不速之客是纳粹德国。二战期间,卑尔根一直被德国占领,胡斯堡垒也被迫成为侵略者的临时据点。1944年4月20日,一艘载有大约120吨炸药的船只在堡垒一墙之隔的港口爆炸,导致百余人死亡,五千余人受伤,许多房屋和道路遭到损坏,胡斯堡垒也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旧建筑。
▲二战中的卑尔根
其实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准,挪威和卑尔根的损失并不算极端,但是卑尔根在战争、火灾和疾病中的损失却也都真真切切、令人心酸。
好在如今的卑尔根已经走出了阴影。火灾和战争没有再来侵袭,曾遍体鳞伤的旧建筑们一一得到了修复或者重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卑尔根也得以延续昔日贸易中心的辉煌——
那座在全欧洲都排得上号的大型港口,是挪威和欧洲最大的邮轮停靠港,是欧洲第二大海洋研究所的所在地,是挪威皇家海军的主要基地,处理着挪威超过一半的进出口货物往来,并为卑尔根和挪威创造了大量的旅游收入。
正是凭借海洋商业活动中的独特优势与历史地位,卑尔根被公认为西挪威地区的非正式首都和欧洲14个秘密首都之一,亦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和最美港都。
希望等疫情过后,云开雾散,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座通往挪威峡湾的门户城市,美丽的卑尔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