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一座座古朴久远的石板房沿沟排列,鱼鳞似的石板瓦结了一层白霜,红灯笼般的小柿子点缀着房前屋后,清澈的溪流在山谷间流淌,啾啾的鸟鸣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忘记了时间。

这个淳朴静谧的古村落是位于商州区三岔河镇6公里的引龙寺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529户1400多人。前不久,商洛市7个村落入选第四批《陕西省传统村落名录》,引龙寺村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板房为村子增添了古朴、宁静的气息。

据资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一波客家人从安徽一带迁徙至此,开荒种田、繁衍生息,已有200余年历史。从引龙寺村到商州城区只有40多分钟的车程,然而,大山环抱、沟谷幽深的地形自然围合成一个较为封闭的区域,使这一传统古村落体系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

客家这个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也称客家人。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话很多能与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保留了大量文言文字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村子保留的两座祠堂,郑氏祠堂是其中之一,已成为传承和发扬乡俗文化的重要场所。

与商州本土方言不同,引龙寺人说着一口绵软的客家话,与镇安、柞水、商南等地的口音相近,他们把爸叫“da”,把吃饭叫“qi”饭。在吃食等方面,引龙寺人还保留以前的习惯,夏季从山上采摘神仙叶子做凉粉,冬天用疙瘩白腌酸菜,过年炸疙瘩子、炸豆腐,做臼米果子……与本地人颇为不同。

从引龙寺进席家沟约3里地的一个坡塬上,一位头发全白的老人正在院子晾晒萝卜干,他们将萝卜切片煮熟,经晾干后用水泡发食用,这一吃法在别处不常见。一路走来,记者发现,这边还有个特色——不少人门前都晾着撕成条状的蘑菇,问起来,都说是牧护关的亲戚给的,从这儿进沟翻个梁就到牧护关镇了,那里有很多香菇、木耳大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晒萝卜干是村里入冬后的一个常见景象

73岁的黄淑慧也是位独居老人。黄淑慧的娘家在三岔河镇火神庙村,18岁就嫁过来了,她说,现在住的石板房还是公公手上盖起来的,有50至60年历史。黄淑慧育有四儿一女,孩子们都在别处安家了,她的丈夫也于9年前过世,为了打发时间,老人种了一两亩地,养了18只鸡、1头猪。

山里人离不开洋芋和苞谷。黄淑慧说,她特意种了一些高山小洋芋,这种洋芋是红色的,甜面可口,她常用来打糍粑,“一打糍粑,就把跟前的人都叫过来吃。”若是儿孙回来,黄淑慧更是早早打电话问孩子们想吃啥,好给提前备上。“漏鱼鱼、糊汤、搅团、洋芋豆角汤、炒洋芋片……”不管走得多远,这些经祖辈流传的味觉记忆始终留存在他们的味蕾中,难以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小吃洋芋糍粑深受村里人的喜爱

引龙寺村村支书郑身铭介绍,村里以郑姓、文姓、汪姓居多,建有郑氏祠堂、汪氏祠堂,每年祭祖时,不管身在何处,手头多忙,在外务工的后人都会特地赶回来,附近村民也成群结队地前来看个热闹,“除了祭拜祖先,大家在一堆儿谝谝家长里短,由老一辈给年轻人讲讲历史,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说到这里,郑身铭不无遗憾地提起,2000年前后,为了保护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安全,不少人搬迁去了三原、泾阳等地,在那里安家落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冬,养蜂人家门前整齐排列的蜂箱成了村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引龙寺最大的特色是石板房。”郑身铭告诉记者,引龙寺有一座山出青石板,村民用黄泥巴砌墙,青石板做屋顶,建的房结实牢固、冬暖夏凉。“目前,村里还有100多座石板房,多建于20世纪80到90年代,保存最悠久的有100多年历史了。”

此外,引龙寺还有5棵古树(松树、红豆杉、橡树等)已收录到当地的古树名木中。保留有清朝修建的龙王庙以及文氏家族流传至今的一块题为“壸儀常昭”古匾等,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到,三岔河镇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正在建的西十高铁线路途经这里,引龙寺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占据有利的区位优势,还保有古朴浓厚的传统文化。当地政府将进一步挖掘引龙寺村的历史文脉、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保护中适度开发,让传统古村落在现代文明中重绽光彩。(李亮 肖云)

(来源:商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