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含金量最高、竞争力最强、创建难度最大,最能体现综合实力的城市“大考”。

2022年,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5月6日,沈阳市召开2022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部署动员大会,提出了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工作目标。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会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再定新目标,要求各地“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工作中,全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秉承“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理念,锚定“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扎实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以“文明创建”为重要抓手,深耕文明,争创典范,努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精彩蝶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参加清洁沈阳活动。(资料图片)

立根铸魂

让政治坚定、信仰如磐成为人民群众的第一文明素养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人无灵魂精神不振,城无灵魂百业难兴。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沈阳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智,以“铸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断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深化拓展,让政治坚定、信仰如磐成为人民群众的第一文明素养。

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统领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好“学习强国”沈阳学习平台,推进每月一主题高端讲堂。建强四级理论宣讲体系,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先后举办“振兴发展高端讲堂”学习会3期,举办沈阳市机关先导讲坛线上报告会4场,培训30万余人。

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精心组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和主题实践活动,展现沈阳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运用农村大喇叭开展“宣讲新思想、点赞新时代”常态化宣讲活动。常态长效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主题,持续组织市属媒体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等10余个重要专栏专题,策划推出系列报道。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兴沈英才计划等重要专题,组织策划推出一系列全媒体报道,巩固壮大传播主流思想的舆论阵地,全面展现沈阳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凝聚振兴发展伟力,推动城市文明创建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方重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干部职工举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应有之意和必然选择。沈阳市突出抓好文明城区创建,提高文明村镇创建水平,抓好文明单位评选,推进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特色创建,举办“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主题图片展,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疫情防控期间,实现抗疫、创城两不误,招募10万名志愿者常态参加疫情防控,评选表彰170多名“最美抗疫沈阳人”,树立起一批文明创建标杆,让市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市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和文明水平明显提升。

提质塑形

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沈阳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沈阳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为民、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制发了2022年创城工作方案、老旧小区等5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文明出行等5个文明提升行动方案,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统筹推进城市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

形于外,是一个城市呈现于外来人面前的表象;质于内,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之中的人们的切身感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新伟在2022年创城动员部署大会上提出,创城,要铸魂,更要塑形,要将创城重点难点工作纳入“文明创建和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赛道,加快推进城市老旧小区、老旧管网、道路设施以及城乡接合部的改造,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树样板,以高标准高质量工作争创全国典范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在口袋公园游玩。

完善生活设施。推进小区实施全封闭管理,集中治理小区小巷、主次干道的路面坑洼、边石缺失、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推进1840个老旧小区、811条背街小巷的改造维护提升,解决10.5万个工程建设方面问题;完成126.7公里燃气管网、221公里供热管网、144.5公里供水管网改造,新增8800个分类垃圾桶,更换850个健身设施,推动城市硬件全面升级,新老城区氤氲“烟火气”、更富生命力。

打造优美环境。坚持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建立“属地+公安、执法、环卫、志愿者”的“1+4”力量包保体系,全面开展各类清理整治,清除招贴喷涂444.87万个,语音追呼4073个;完成公共楼道治理6.8万个,完成对898个小区、366个小巷的空中缆线治理。开展190个各类市场集中治理,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全面清除卫生环境死角,做好垃圾分类及清运工作。令沈阳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眼下,1000座口袋公园完成建设,百里花廊成功打造,100个美丽街区基本成形……一系列文明创建成果,构成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优化公共秩序。为着力解决“堵”的问题,持续整治“乱”的现象,推动文明绿色出行蔚然成风,沈阳市开展了“文明出行·守护平安”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在全市2539个点位部署5718名警力,开展200条停车示范路、165条严管路静态停车治理。通过新增机动车泊位,严管占道经营,加强共享单车摆放,狠抓电动自行车上牌和驾乘人佩戴头盔,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专项整治行动和“文明黄气球”活动,让广大交通参与者养成遵章守法、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价值引领

以文化城提升城市的人文魅力、文化内涵和文明水平

文化,是城市的内涵,是城市的底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沈阳的城市内涵不断丰富,城市底蕴越发丰厚。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创建始终,持之以恒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风尚,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激活城市文化,充分发挥文化涵养文明作用,让文明因文化而厚重,让文化因文明而增色,以文化城,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煌煌华夏,因之于五千年文化传承;巍巍沈城,得益于千百代英雄奋起。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对于塑造理想信念、构筑精神家园至关重要。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沈阳市注重加强历史人文传承保护,深入实施重大历史文脉研究工程,推进“三山三水六个历史文化片区”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23个城市书房、114间城市书屋,打造“百馆之城”和“书香沈阳”。通过建好文化创意、数字产业、沉浸式产业等产业链,促进文商旅、文体娱、文科创融合发展。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373户,比上年末净增加41户,增长12.3%,企业总量和净增数均居于全省首位。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齐头并进,高层次提升了城市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修一新的北塔公园。

英雄不仅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为此,沈阳市启动了塑造英雄城市计划,围绕弘扬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劳模精神三条主线,精心设计宣传阐释英雄精神、致敬城市英雄、英雄文化地标建设等10大重点项目、48项工作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造城市名片。疫情防控期间,推出了“每一个你都是这座城市的英雄”主题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新闻媒体刊发(播)报道3000余篇(条),充分展示了沈阳良好的城市形象。

价值导向决定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过程中,沈阳市不断深耕文明,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和行业规范,扎实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全域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养犬、文明祭祀五项文明提升行动,通过撰写城市家书激发广大市民爱城如家的情感共鸣。

文明为城市赋能,城市因文明添彩。全市注重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545个,推出“一月一主题”等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福社区考察时,提出社区建设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近年来,沈阳市践行“两邻”理念,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径,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全力打造牡丹社区等基层治理示范社区。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沈阳,在牡丹社区,对服务“一老一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既是对沈阳市民的关怀,也是对沈阳文明创建工作的殷切希望。

文明创建没有休止符,沈阳创城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沈阳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新起点,明确新方向,开创新格局,实现新目标,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沈阳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