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一种文学,意识流文学。通俗的打个比喻,读这类文学作品就像脚底踩了西瓜皮,读到哪里滑倒哪里。找不到文章的脉络,也捋不出文章的线索。
这种类型的文章,内容都繁且杂。喜欢他的读者会觉得文章的内容丰富,有着复杂无序之美。而不喜欢他的读者,读这种文章反而会让他们晕头转向。
如果您喜欢这种意识流的小说,我给您推荐一本书;如果您还没有读过这种意识流的小说,您也可以尝试着去阅读一下,说不定您会爱上这种阅读体验。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作者美国人索尔·贝娄,他被人们誉为文学大家,于1976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最初的版本是于1987年出版的,出版之后立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被许多人反复阅读。“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成为当时的口头语。
这本小说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的追捧,是因为贝娄写出了在当时欲望肆意的社会中,人们对于挣扎与逃离的渴望。
这种挣扎与逃离是真实的、接地气的,因为贝娄把自己搁进去了,他是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来写这本小说的。
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是在贝娄刚刚逃离了他的第五段婚姻的背景下。那时候的他七十岁出头,娶了一名比他小四十三岁的女子。故事中的主人公被他取名为贝恩,是一位植物学教授,娶了一名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漂亮女人。
当故事主人公贝恩意识到这段婚姻跟他的想象不一样的时候,他狼狈地逃到了北极。
故事以意识流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会儿说说美学、一会儿说说医学与植物学,而且故事当中没有大事,都是些日常吃饭、聊天的活动。
故事完全没有任何线索,甚至连章节也不分,从头说到尾,场面不大,也不刺激。这就是意识流,这就是索尔·贝娄。
但喜欢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不会觉得小说是乏味的,因为故事能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抚慰。故事内容的小能连接到精神中的大。作者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无奈与讽刺。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之所以能多次再版,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中的无形大,一直在社会中存在。任何时候都有人需要这种索尔·贝娄的精神抚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