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名相;他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和参与人。他官海浮沉20多年三起三落,终能稳坐大唐王朝宰相之位。他就是大唐开国宰相,人送外号“李世民高级智囊”的房玄龄。那么房玄龄到底是凭借什么能力成为唐朝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人物的呢?今天的故事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情!

房玄龄出生在一个清河房氏的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以及父亲都曾经在朝中生居要职。父亲房彦谦自小就表现得聪慧好学,通晓四书五经很有才华。房玄龄正是在父亲的身边这样的耳读目染下,也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这一优点,一直以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早在隋朝末年李渊在率兵入关的时候,房玄龄就已经投靠了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曾经多次随从秦王出谋划策、南征北战,军中大事小情也是经常的一人独揽协调操办。然而即使有这样的前期功绩,就能保证他在后来的大唐王朝中稳坐高位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房玄龄虽然在前期追随李世民的时候立下了赫赫功绩,但是在他心中还是对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怀有感恩之情,他也一直在力图回报,倾尽全力的为李世明出谋划策解决各种问题。后人们经常把他形象的比喻成李世民时期的“高级智囊”。

房玄龄在前期跟随李世民的南征北战之中,率兵出征的次数数不胜数,占领城池更是不一而足。但是每次胜利占领城池之后,其他将士们都是争先恐后的去收获对方的奇珍异宝中饱私囊,而房玄龄却对这些无动于衷,他着急的是前去敌方的藏书阁、置书库寻找珍奇的书籍图谱收藏起来,方便以后能够方便研究。

作者认为,其实李世民当政时期他求才若渴的性格加上广纳天下贤才的策略,也让当时的大唐王朝人才济济。能够做出像房玄龄前期那些举动的相信一定也是比比皆是,但是要说能够将职责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可能就凤毛棱角了。比如前段我们所说的进入城池能视金钱如粪土,求奇书如宝物的行为,相信很多人都很难做到。

不仅如此,房玄龄如果得知敌方阵营当中有能成良将,他也会竭尽全力的去结交、去了解,如果合适他也会推荐给李世民。在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上,其中与他自己齐名的杜如晦、薛收这些人都是前期房玄龄推荐给李世民的。不难看出,房玄龄对朝廷的李唐王朝的江山社稷也算是操碎了心。

有一次户部的度支郎中这个职位出现了空缺,按理说一个芝麻小官随便安排一个人任职就可以,但是房玄龄认为这个职位虽然官阶不高但是职责很重要,必须要严挑细选适合的人才才行。就在这挑选人才期间虚位以待之际,房玄龄虽然位居宰相之位却兼任起了这个小小的郎官之职。

即便有如此的丘山之功,房玄龄还是秉持着做人谦虚谨慎的原则,他更是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在任职期间,李世明曾经想要拜房玄龄为太子少师。要知道,给太子当老师这样的荣耀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然而当落到房玄龄头上的时候他却谨慎的推辞了,只愿意当个太子的詹事,并不想当太子的老师。

虽然看上去两者的工作内容干的差不多,但是在等级上“太子少师”可是太子的上级,而“詹事”是太子的下级,这一点不难可以看出房玄龄的对君臣之礼的敬畏以及他为人谦卑的品行。

在后来李世民也曾多次提出要让房玄龄当太子少师,在多次推辞之后房玄龄也深刻的知道,再推辞就有可能触怒龙颜使得双方难堪。既然如此,不如愉快的接纳皇上的好意,但是出于对于“太子少师”责任重大的考虑,房玄龄也提了个小小的请求,辞去宰相之职,一心辅佐太子学习。

作者在这里认为房玄龄这样的操作也有两个好处,首先,避免了他多权集于一身给皇上带来的不安全感。还给自己留下了疲于应付的空间,“宰相”和“太子少师”责任都很重大,一旦发生事端绝非小事,一个人的经历有限,房玄龄这样做也是为了给朝廷负责。

即使在自己病危的时候,房玄龄还是非常挂念国事政务,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已经病入膏肓的房玄龄依旧上表进谏,劝太宗李世民停止征讨高句丽并且说出了一堆的利弊关系。在太宗看完奏章以后深刻的感叹到“此人危惙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房玄龄身居高位自然会引来各路同僚的嫉妒甚至是构陷,此时的房玄龄却表现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豁达,可能“宰相肚里能撑船”在他身上体现得也算是淋漓尽致了。

据传有一个房玄龄的同僚也身居高位,但是始终和房玄龄貌合神离。在一次房玄龄身患大病之后还在朝中一度散播自己的谬论之言:“房玄龄要是患的是小病我们可以去看看他,如果患的是大病那就没必要去看了。毕竟大病早晚是个死,这份情谊是补不回来的。”

作者认为,不可否认,这一点在正常的人情世故当中时有发生,大家在交往中都是都会暗自的计较一下得失,这样的情绪也经常在人们的交往中纠缠。但是你这拿到大庭广众的环境下来大张旗鼓的说,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呢。

这个事情很快传到了房玄龄的耳朵耳中,但是他不急不躁并没有表现出异样,即使在后来此人前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还曾经一度表现出乐观的状态说:“看来我这个病要好了,毕竟你都来看我了。”

纵观房玄龄在大唐王朝的几十年官海生涯,浮浮沉沉也被排挤过,也被高捧过,但是他一直秉持着做人谦虚谨慎的原则,才得以在大唐王朝廷之上同僚之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