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村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轰鸣的机械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政府好政策,让我们进出也能走上了水泥路。”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陆扶桥村北六组村民赵大爷腿脚不太好,站在自己门前,看着家门口原来狭窄的泥水路,现在正紧张有序地被抹平、压实、打磨成2.5米宽的水泥路,心里别提多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监督人员现场测量幸福出行道路的宽度和厚度

“以前家门口这条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处坑坑洼洼,现在水泥路铺到门前,轿车都可以开进家门,路通了,心也畅了,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解决了我们出行的困难!”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紫星村村民朱小建,对家门口正在浇筑一新的硬质水泥路连声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改造之前的泥水路

为打通服务群众出行“最后一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今年预计投入267万元,涉及6个村居共计76条道路,总长约8400米,总面积约 21318.9平方米。将“幸福出行”工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修建群众门口路,畅通道路“毛细血管”,让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改造之后的水泥路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兴东街道纪工委组织村监督委员会成员,督促各村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参数进行施工作业,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确保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见效。此外,为严禁借修路之名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发生,该街道纪工委对各村监督委员会理财工作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严格遵循“村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程序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严禁向群众摊派任务,定期公布财务支出款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目前,该街道5个村道路完工并恢复通行,一条条平整的幸福路延伸到村民的家门口,门口路短短几米,却关乎群众的日常出行,村庄小路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成为村民过上幸福生活的起跑线,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据悉,该街道纪工委在选优配齐村级监督委员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监督事项清单和定期走访,将日常监督延伸至村民“触手可及”“抬头可见”的地方,紧紧围绕群众诉求,采用‘听、查、看、访’的方式落实‘靶向’监督,并推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民生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真正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供稿:顾鑫晶

来源:兴东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