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11月21日,河南省安阳市一企业发生火灾,造成 38人死,2人伤。

同样是河南,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洛阳也发生了一场冲天大火。

据《宋史》记载,“晋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乱,先固守,然后救灾。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履,汉高斩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

西晋惠帝年间,也即公元295年十月,西晋朝廷设在洛阳的武库突然起火,时为司空的张华怀疑有人故意纵火,故按兵不动,待火因查明后,方才组织人员全力救火。可是,由于未能及时扑救,再加之当日狂风大作,致使武库中存放的王莽头、孔子鞋和刘邦斩蛇剑以及可以用来武装二百万人的兵器铠甲及其他武器装备全部毁于一旦。

《宋书》作者沈约认为,这场大火,预示“冢嗣将倾,社稷将泯”——晋朝将亡。事后,当事人张华和阎纂等人也认为,正是因为这场武库大火,而导致氐、羌、鲜卑、匈奴等“五胡”反。

为何沈约和张华等人皆认为,这场大火导致了晋朝的灭亡并开启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在大火中所毁的众多宝贝。

第一件,王莽头。王莽被司马迁和班固定义为汉朝最大的乱臣贼子。西汉末年,也即公元8年十二月,装孙或伪装多年的王莽终于撕下假面具,篡汉建立新朝。新朝果然面貌一新。王莽上台伊始,即脑洞大开,大刀阔斧,改弦易辙,先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和外交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地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由于这些举措过于超前或者大大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再加之地震、蝗灾、干旱、瘟疫、黄河决口等天灾人祸的频频光顾,致使王莽治下的新朝,短短十几年便崩盘——山河破碎,江山板荡,经济倒退,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的农民揭竿而起,展旗推锋,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公元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新朝灭亡后,王莽头颅被漆,并被取新朝而代之的东汉武库收藏。本来,王莽是乱臣贼子,其头颅称不上国宝,但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庶为鉴戒,昭示将来”,显示武功,震慑不规,故将王莽头颅藏于武库。东汉灭亡后,王莽之头又被取东汉而代之的曹魏政权当成了宝贝收藏。曹魏灭亡后,王莽之头又落入西晋武库。至此,已近三百年。一件传世三百年的物件,哪怕是一双臭不可闻的袜子也会成为文物珍宝。于是,王莽的头颅也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国宝。

第二件,孔子履。即孔子穿过的鞋子。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孔子“海拔”有一米九有余,这在当时甚至现在看来,绝对是个无可争议的长人巨人。由此可以推测孔子的一双脚和脚上所穿的鞋子也绝对十分的可观,因此,收藏这样一双鞋子,其在美学、考古和文物上的价值自然不容多言。再加之这双鞋子还承载着多重的文化内涵。

史载:孔子被鲁定公罢免相位后,便穿着这双大如小船般的鞋子,带着十几个弟子周游列国,修仁行义,传礼布教,推销求职,长达十四年。孔子去世后,除了留下数百卷书籍、一辆又破又旧的马车和一双较为完整的鞋子外,别无长物。西汉武帝年间,汉武帝接受了彼时的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崇和怀念,汉武帝下令寻找孔子的遗物。此时离孔子去世已达三百余年,孔子的后人找来找去,找到这双孔子曾经穿过的鞋子,送到了长安,遂被汉武帝奉作国宝,藏于武库。此后,代代相传,先后历经西汉、新朝、东汉、三国,传到西晋时,这双鞋子已传世达六百余年。

第三件,高祖斩蛇剑,这件宝贝据称是汉高祖刘邦使用过的佩剑。相传一次酒后,刘邦在返家的途中,路遇一条五尺多长的白蛇卧于路中,刘邦一时无法通过,遂借酒壮胆,拔出佩剑,一剑将白蛇斩为两段。第二天,当刘邦村人路经此地时,发现一年过七十的老妪守在白蛇旁哭哭啼啼,并口口声声:“向者赤帝子过,杀之。”刘邦村人怀疑老妇欲借蛇碰瓷,伸手就打,可是,转瞬间,老妪竟倏忽不见。

村人回村后,将此事告诉了家人,又经三传两传传到刘邦耳中,自此之后,刘邦便认天将降大任于己,于是,便趁陈胜、吴广起义之机,招呼自己一众小伙伴,拉出一支队伍,仗剑走天下,并最终推翻了暴秦,挫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此剑不仅给刘邦带来了好运,也助力刘邦“革命”成功。因此,建国后,这把颇具现实和象征意义的佩剑,摇身一变成了宝贝,成为了一件不可多得的神物圣物,并被郑重地收藏在大汉的武库中,后来这把宝剑便如传国玉玺一样,成为天赋神授的见证和政权正宗的象征,而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珍视和珍藏,传到西晋时,这把宝剑已面世了五百余年。

这第四件,其实不是一件,而是二百万件或二百万套。即可以满足二百万人同时使用的武器装备,它不仅包括刀枪剑戟,弓箭弩矢,也包括盾牌盔甲、攻防器具,如飞楼冲车,等重武器,甚至还包括诸葛孔明发明的木牛流马、孔明灯、筒袖铠帽等等若干力器神器。这些器械装备当然不是晋朝所独自置办,而是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一代一代置办和积攒下来的家底和家当,其价值和重要性要远远大于以上三件宝贝,其对晋朝乃至以后中原王朝的繁荣昌盛和兴衰成败皆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可就是这样一些不可多得且价值连城的宝贝却在这场大火中被烧得一干二净。正是基于此,所以沈约和张华等人便认为,晋朝将亡,“五胡”将反。

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沈约和张华等人预言的正确性。在西晋朝之前,特别是自西汉中后期,直到东汉及后来的曹魏,甚至包括王莽的新朝,中原王朝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军事上,皆对以“五胡”为代表的异族部落或政权保持着绝对的优势,落实到战场上,基本上是碾压或吊打对方,或者胜多败少。

即便是三国时,魏蜀吴三个小一号的国家,在与“五胡”等异族政权的交战中也保持着全胜的记录。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的第七年,挟战胜袁绍之余威,亲率大军北伐乌桓,一战而胜,统一北方。

建兴三年(225年)春,在刘备托孤后的第二年,诸葛亮亲率大军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等民族分裂势力。蜀军长途奔袭,纵横驰骋,短短三个月,就先后打败雍闿军,七擒七纵孟获。与魏、蜀同时代的东吴也在这期间先后数十次修理收拾过频频作乱的山越等分裂势力,并将其打得七零八落,落花流水。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胜利,才使得中原王朝在“五胡”或一众异族面前,始终保持着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

反观“五胡”等一众部落首领或政权,也在心理和行动上,对中原王朝始终保持着一种敬畏之心,不仅不敢轻易言战,或觊觎中原,且甘愿俯首称臣,哪怕千里万里,也要送质取信,贡献示好,接封受号。正如《宋书》的作者沈约所言:“魏代分离,(“五胡”)种落迁散,数十年间,外郡无风尘之警,边城早开晚闭,胡马不敢南临。”

这种一边倒的大好态势和局面一直延续至西晋前期。西晋建国后,当时的北方、西方、南方,甚至东方的倭奴等异族政权或国家,皆纷纷向西晋遣使纳贡,俯首称臣,接受封号。可是,在西晋第一个皇帝司马炎去世后,局势发生了逆转,由于晋朝内卷内讧,也即由于贾南风的干政乱政和随之而来的“八王之乱”以及地震、干旱、内涝和蝗灾的频频光顾,人祸天灾,导致晋朝的国力呈断崖式下降,军事力量大大削弱,社会和民族矛盾严重激化。

恰在此时,公元295年又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将武库中的军火和军事装备烧得一干二净。被压抑了若干年的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为代表的一众胡人贵族首领,瞅准了晋室的命门软肋,看到了入主中原的机会,并肆无忌惮、放心大胆、明火执仗地对西晋动刀动枪。

“至于晋始…元康以后,风雅凋丧,五胡递袭,翦覆诸华。及涉珪以铁马长驱,席卷赵魏,负其众力,遂与上国争衡矣。”

大火后的第九年,也即公元304年农历十月,氐族领袖李雄首先发难,占领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当年十一月匈奴贵族刘渊起兵离石,立国称帝,史称前赵,后来,羯族出身的石勒、氐族出身的苻坚等等一个个部落首领先后粉墨登场,轮番上阵,全部将枪口对准了西晋,蚕食土地,驱赶百姓,掳掠财物,立国称帝。在这期间,西晋军几乎被“五胡”碾压吊打。无奈中,西晋大量世族与百姓纷纷南渡。公元316年西晋灭亡。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五胡乱华三百年的序幕也就此拉开,直至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方使中国结束了近三百年动乱和分裂的局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丛中笑

参考文献: 房玄龄《晋书》、沈约《宋书》、司马光《资治通鉴》、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