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阳光正好,在邓庄镇邓家庄村的田间地头,一垄垄钢葱成片相连,绿意盎然,长势喜人。伴随着专业起葱机器的轰鸣声,葱白莹润、葱叶青翠、粗细均匀的大葱被一根根拔起。“大家抓紧点,今天这车钢葱下午3点就要拉走哈!”邓庄村党支部书记邓文智正组织村民有条不紊地打捆、搬运、装车,一幕幕繁忙的丰收景象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上演着……

邓庄村是蔬菜种植村,以往每年蔬菜收获季让村民既高兴又担忧。由于蔬菜不易储存,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不够卖,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蔬菜容易烂在地里,影响种植效益。为此,邓文智通过多次外出学习,最终决定在村合作社试种钢葱,看中的就是口感好、易储存 、耐运输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种了有700多亩钢葱,平均每亩收获一万多斤,一亩地就是个两万块钱,收入很不错。”看着眼前丰收的大葱,邓文智难掩当下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只见他拿起一根大葱,剥皮后狠狠咬上一口说:“嗯,好吃,甜而脆、辣味足!”从邓文智的表情来看,他吃的不是大葱,更像是吃了一口蜜。

邓文智介绍说,钢葱种植带来的这些收益,他们除了用于扩大生产以外还将积极给村民分红,让大家共享丰收的成果。同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开展钢葱种植,让附近村民实现了“基地建在家门口,打工不用往外走”。农忙时候有80-100人,平时有20人经常在合作社务工,人均月收入可达1500元到1800元。

合作社成立以来,村民田新勇就一直在这儿务工,“我把土地流转给村合作社,平时又在这里打工,等于有两份收入。一年下来能收入3万多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他高兴地说。

钢葱的丰收为明年扩大种植面积奠定的基础,如今,邓庄村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禀赋,依托钢葱这一特色产业,正逐步走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