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离散22年,这次妈妈带你“回家”!

11月20日,经过长达22年的寻找,四川广元的王雪华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22年的女儿。如今已经22岁的女儿张熙桐,终于离开那个生活22年的“他乡”,回到她从未到过的“故乡”。

11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当事人了解到,22年前,在广州打工的王雪华怀了一对双胞胎,但突发意外6个月便早产,两个孩子出生时,姐姐2.2斤,妹妹1.8斤。王雪华与小女儿匆匆见过一面之后,小女儿被送进了育儿箱,再次与孩子重逢,已经是22年之后。

两姐妹前后出生,人生却截然不同,姐姐已经进入大学,而妹妹只上过小学,甚至分不清一块钱和五块钱的区别。

一场跨越22年的重逢

时间回到20多年前,1995年,王雪华与丈夫结婚后,一起前往广东打工。2000年,王雪华怀了一对双胞胎,从怀孕到生产,仅仅6个月的时间,孩子早产出生。“只是听到孩子哭,都没认认真真地看两眼,两个孩子就被护士抱开了。”王雪华回忆。

6个月便早产,两个孩子的情况不容乐观。姐姐出生时2.2斤,妹妹只有1.8斤,只能送去育儿箱养一段时间。“我出院后和丈夫也只去看过一次还在育儿箱的孩子,因为育儿室都是无菌的,进去一次很困难。”王雪华说,“看到两个巴掌大小的孩子,当时的医生还说像两只小老鼠一样。”三姐王君华后来回忆道:“那时的妹妹手臂只有拇指粗,嘴巴只有指尖大小,感觉吃奶都含不住。”

后来,小女儿被放在育儿箱里培养,王雪华夫妇带着大女儿回到了四川广元老家,却不曾想,那一别,再见已过22年。期间,王雪华想尽办法试图找回自己的女儿,登报、加入寻亲团、采血比对……却多年未有音讯。

2022年10月份,始终未放弃寻找孩子的王雪华再一次采血入库进行DNA比对,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王雪华牵挂了22年的心沸腾起来,当地警方告诉她,她的女儿可能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社会儿童福利院。

怀着紧张与忐忑,王雪华在三姐王君华的陪同下,11月17日从成都出发广州,当天晚上到达。王君华表示:“我担心我妹妹一个人,就和她一起去接孩子。由于到达时间太晚,福利院关门了,当晚就先住在附近。”

第二天,在天河区龙洞派出所民警的陪同下,王雪华姐妹俩来到福利院,见到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女儿。“看到她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女儿,和她姐姐一模一样。”王雪华表示,“我只知道当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就抱着她哭。”想说的话太多,却一句也没说出来。

22年的距离,随着两人的相拥而泣逐渐缩短,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是一份时间跨度长达22年的牵挂,是一份让母亲王雪华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王雪华告诉记者:“如果这一次找到的不是她,我真就崩溃了,或许我会变成人们口中的‘精神病’。”

11月20日,妈妈王雪华和姑妈王君华带着女儿张熙桐,踏上了回乡的路。

错过了22年 “用后半生弥补”

2000年,已经在外打工多年的王雪华夫妇,本来已经小有积蓄。可是为了两个育儿箱里的孩子,夫妇俩花光了自己的积蓄,然后东拼西凑,凑了6万多元,但依旧无法覆盖越滚越厚的账单。随后,夫妻俩决定先将情况已经稳定下来的姐姐带回老家,妹妹依旧放在育儿箱里培养。这样在减少花销的同时,还能挣钱养妹妹。

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地址,夫妇俩带着姐姐返回了四川广元农村老家。在那一段时间里,夫妇俩日夜思念着远在他乡的另一个孩子。“那时候眼泪时不时就止不住地流,想着她从生下来就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一个人孤苦伶仃,我就觉得自己不配做一个妈妈,我对不起她。”王雪华回忆起当年,一边说一边流眼泪。

回到老家几个月之后,王雪华收到一封信,信上说孩子已经送到了当地的一家福利院。王雪华说:“那时候不像现在电话那么方便,我们整个乡镇好像也只有一台座机。对方的来信上面也没有说送到了哪家福利院。”

王雪华夫妇开始托熟人问,未果。之后两夫妇再次前往广东,试图通过挨家挨户地咨询,找到自己被送到福利院的孩子。然而,幸运女神再一次与他们擦肩而过,“我们找到一家距离医院比较近的福利院,好说歹说,保安都不让我们进,因为我们没法证明我们自己的身份,还被对方误认为是人口贩子。”王雪华说。

就这样,找寻无果的夫妻俩返回老家,借助各种社交媒体,走上了一条漫漫寻亲路。王雪华说:“我们通过报纸来找,没找到;近些年又通过抖音、快手等视频网站寻找,也结识了很多同样在寻找亲人的人,大家消息互通,每每看到别人家亲子重逢,我都羡慕不已。”

虽然如今已经找到,但是错过的20多年却永远无法重头再来。缺席了女儿人生最开始的22年,成了王雪华心里难以磨灭的痛:“如果当时能把两个孩子都带走,悲剧就不会发生。我错过了她二十多年,只能用我的后半生来弥补,我要带她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还她一份迟到了22年的爱。”

提前3年准备行李箱 等妈妈接自己回家

2000年出生,如今已经22岁的张熙桐,却不似其他这个年纪的女孩,她的脸上还保留着一份孩童稚气,比较文静,当说到开心处时会展颜微笑。

11月25日,记者来到王君华家中,暂时居住在三姐家中的王雪华母女正坐在沙发上,摆弄着一些木棍,嘴里还在默念着什么。王雪华说:“我们在教她算数,她上学不多”

在简单沟通后,张熙桐放下了自己的害怕,靠在妈妈怀里。面对记者的提问,她很开心地回应。

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寄养在一户人家里。“叔叔阿姨对我很好,有吃的他们都让我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吃。”后来,当张熙桐满16岁之后,就没有再在寄养家庭里面待了,所以她又一次回到了福利院。

对于自身的教育,张熙桐说:“我10岁开始上学,上完六年级就没继续上学了,我很想上学,我喜欢跟同学们在一起。”后来回到福利院,张熙桐每天和另外一些孩子们在一起,看看动画片、打扫卫生。

不久后,一个神奇的想法突然出现在张熙桐脑子里,“我应该不是广东人,我是四川人。”张熙桐说,“我在书上看到的。”冥冥之中似乎感受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召唤自己,2019年1月,张熙桐给自己买了一个半人高的行李箱,随时准备爸爸妈妈接她回家。

虽然已经年满22岁,但目前张熙桐的种种行为依旧像个半大的孩童。生活在无忧无虑、环境单纯的福利院,让她的心性还跟小孩子一样。第一眼看到女儿的时候,王雪华既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又饱含对女儿现状的愧疚。两个双胞胎女儿,一个已经进入大学学习,另一个却像个小孩一样,对福利院外面的世界一知半解。王雪华说:“我得尽我所能去弥补,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她都是我的女儿,我要带着她,让她尽快融入这个社会。”

“我喜欢‘张熙桐’这个名字”

其实,“张熙桐”这个名字,并不是前22年她所使用的名字,她之前的名字叫“白洁心”。但是,在这次回家之后,姑父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张熙桐”,因为她的双胞胎姐姐叫“张熙琴”。她知道后瞬间爱上了自己的新名字:“我觉得我是张家人,我有爸爸妈妈了,我喜欢‘张熙桐’这个名字。”

从广东回来之后,王雪华母女一直住在成都三姐王君华家中。在这期间,张熙桐经常通过视频电话跟正在上学的姐姐联系,知道姐姐也快要放寒假回家,她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张熙桐总拉着姐姐问长问短。但和张熙桐最聊得来的,还是目前待在老家正上六年级的弟弟。“每天她都要和她弟弟打无数个电话,她弟弟就跟她讲自己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学校周围有哪些好吃的,她也跟她弟弟讲自己以前的经历,两个人每次电话都要打大半天,她弟弟都不知道催了多少次让我们赶紧回去。”王雪华说,“以前还担心她重新融入家庭会比较困难,但是现在看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张熙桐重回家庭后,却不得不面临很多问题。由于她以往的生活环境过于单纯,离开福利院之后,张熙桐对外面这个世界是极其陌生的。“我们刚接到她之后,带她去买衣服,她甚至分不清楚一块钱和五块钱。”王雪华说,等回家之后,先带她去见自己的爷爷奶奶,然后再用半年的时间,带着她重新认识这个社会。至于上学的问题,“目前我们还不太确定她的具体情况,等先摸清楚她的实际水平后,再考虑让她从几年级开始上学。”王雪华说,“只要她愿意上学,不管到什么阶段,我们都会全力支持。”

一场22年的找寻告一段落,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这个月月底,母女俩将要乘坐高铁,返回那个对于张熙桐来说,未曾谋面的故乡。

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实习记者 闫晓峰 图据受访者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