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刘三姐”,败也“刘三姐”。
从1961年至今,舞台剧《刘三姐》已经过去了61年的时间,但当初凭借参演“刘三姐”这个角色而名扬天下的黄婉秋,却仍旧在中国人的心坎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提及到刘三姐,人们总会想到黄婉秋。
一个优秀的演员,就是让人记住她扮演过的角色,而黄婉秋扮演的这个角色,让人记了一辈子,也被后人称作经典。
也难怪刘晓庆在面对黄婉秋的时候,也会羡慕地说道:
“你一个刘三姐吃了一辈子,值了,不像我们演了大半辈子,也很难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角色”
的确,即便后来有过无数次的翻拍,但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重现曾经的万人空巷,反而让人怀念那经久不衰的黄婉秋。
“刘三姐”成就了黄婉秋,此后的人生也和刘三姐这个艺术形象紧密相连,但同时她也因此被毁掉了长达15年的青春年华。
所谓成也“刘三姐”,败也“刘三姐”,当年黄婉秋若不遇何有才,或许早就死在了那灰暗的日子里。
01
1942年在广西桂林降生的黄婉秋,却对广州有着更深的情感。
不光是因为她的祖籍是广州,而是在她最灰暗的那段时光里,是广东的父老乡亲帮她照顾着年幼的女儿何雁云。
她曾说:
“我对广州有着一份故乡情结,也很感谢父老乡亲,我要用山歌来敬广州的亲人,让熟悉的旋律飘荡在南粤大地上”
自从1992年刘三姐艺术团成立以来,黄婉秋就总是带着他们到广州巡演,履行了曾经许下的承诺。
然而在这份岁月静好之前,黄婉秋也曾负重前行。
1956年,还不到14岁的黄婉秋因才貌出众和艺术天赋进入桂林桂剧团,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学习,她就能够独自登台表演,并很快成为团里的小明星。
黄婉秋之所以走得这么顺利,是因为她有一个爱听桂戏的姑姑。
那时候设备简陋,但姑姑一台专门放桂戏的收音机,黄婉秋听着桂戏,听完后还自己演绎出来,时间久了便有了不错的底子。
所以在桂剧团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所以的师兄师姐们都觉得黄婉秋就是个桂剧天才。
而在广西人的心中,“刘三姐”这个民间传说有着无法超越的地位。
正因如此,1961年一位业余作家将“刘三姐”改编为小说故事,后来便有了将它搬上银幕的想法。
于是他们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合作,而作为团里的“小天才”,黄婉秋也收到了试镜通知书,那时,黄婉秋才17岁。
这次去长春是她第一次出远门,面对这么多竞争者,她还是有些害怕。
好在当时导演看见她的时候,一个人在那儿怯生生的还有点想哭的样子,便鼓励她胆子大点,自信点不要怕。
于是黄婉秋凭借舞台经验和较好的面容,得到了在《刘三姐》中参演“舟妹”这个角色,而“刘三姐”也已经选定了傅锦华。
一开始导演觉得傅锦华的声音非常适合刘三姐,她的声音甜美婉转又有一种山野的味道,可是后来导演试了几次镜头送去审查,都没有得到满意。
于是才决定将“刘三姐”这个角色换成黄婉秋,而傅锦华则负责为角色配音。
在两人的合作下,一部经典之作才得以完成。
当时这部剧在全国公映之后,可谓是一票难求,很多看过的观众都说,这部剧人美、歌美景色也美,让人陶醉,也让人难忘。
而且不光在国内,在国外也同样如此,不仅好评如潮,甚至在新加坡创下连续两次各上映120天的纪录。
记得当时有人连续看了99场,没看完一场他就会写下一篇观后感,然后寄给黄婉秋,虽然黄婉秋不知道有没有收到过,但这也充分说明了当时观众对这部影片的痴迷。
黄婉秋一生只出演了一次主角,但这一次足够让她骄傲一辈子,“刘三姐”让她的演绎生涯走到了高峰,但这是后来者的眼光。
在当时,观众们都觉得黄婉秋的辉煌人生才刚刚开始。
殊不知,她却迎来了“毁灭”。
02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黄婉秋来说,“刘三姐”成了她毁灭的理由。
特殊时期,《刘三姐》被视为文艺毒瘤,而作为主角的黄婉秋也将承担责任。
很快,她从家喻户晓的明星,沦落为人人喊打的“罪人”。
那段时间里,她被挂着牌子做着辛苦的工作,不仅要起早贪黑地忙碌,还要被拉去游街示众,回来后还要给别人洗脏衣服。
即便这样还是会被别人唾弃,谩骂,嘲讽,暗无天日的生活里,一点一点地磨灭着黄婉秋的意志。
当情绪积攒到再也无法忍受的那天,就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爆发。
而压倒黄婉秋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曾经给她鼓掌的观众,也成了唾弃她的人。
于是黄婉秋曾多次产生轻生的想法,这时候若是没有出现一个救赎她的人,或许她早就死在了那颠倒黑白的街头上。
好在此时一个叫何有才的人站了出来,并为他打抱不平。
何有才也是看了黄婉秋的戏,才喜欢上了桂戏,曾经他是黄婉秋的“小迷弟”,而如今他想成为黄婉秋的“英雄”。
何有才虽然比黄婉秋小6岁,但为了能够接近心中女神,他也考进了桂剧团,还偷偷给黄婉秋送好吃的。
时间长了,黄婉秋也看出了何有才的心意。
但是那个年代背景下,男生年龄比女生小的恋情是会被人看不起的,所以关于两人的恋情,当时没有人同意。
领导也劝他们赶紧分手,不然就要受到处罚。
然而何有才却不管不顾,即便被处罚,也坚持要和黄婉秋在一起。
这份执着打动了黄婉秋,她也决定将来一定要嫁给这个有责任心且爱自己的男人。
所以何有才的出现,与黄婉秋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坚定的爱情,更是对她的救赎,如果她没有遇见何有才,或许当年她轻生的想法就真的实现了吧。
何有才就像一束光一样,照进了黄婉秋灰暗的生活中。
1972年,他们顶着压力结为夫妻,虽然黄婉秋没有分配到房子,只能住在乡下的小房子里,但他们两人却过着简单且幸福的生活。
而后来黄婉秋也生下了女儿何雁云,但是黄婉秋还在劳动改造,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孩子,于是她把孩子带回祖籍地广州。
在那里,父老乡亲们都愿意帮她带这个孩子。
直到后来黄婉秋去接孩子的时候,她对父老乡亲们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所以后来组建了刘三姐艺术团之后,她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广州。
03
1982年,黄婉秋重新回到舞台上,看着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角色,熟悉的观众,她感叹失去青春再也回不来,但此时的她却有着极强的创作激情。
她说:
“你们不会有我这这样的感受,因为我是“死”过一次的人,如今能够重新回到舞台,当然会更加珍惜”
为了那些依然爱着她的观众,黄婉秋决定继续奉献艺术才华。
1983年,黄婉秋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副团长,并陆续拍摄了电影《春兰秋菊》、《长城大决战》、《爸爸,妈妈和孩子》等作品。
在电影《春兰秋菊》中,作为主演的黄婉秋扮演“花明”一角,影片也是讲述了特殊时期的故事。
但是后来不管黄婉秋演了多少角色,她心中最完美的角色仍然是刘三姐,她也想把刘三姐这个文化标签给发扬光大。
早在拍完《春兰秋菊》之后的第二年,黄婉秋便有了组建刘三姐艺术团的想法,当时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
直到1992年,刘三姐艺术团才正式成立,并逐步成长为刘三姐集团公司。
黄婉秋的坎坷人生,离不开何有才的陪伴,从她巅峰时期的爱慕,到落魄后的坚定,何有才从来没有因为黄婉秋的身份转变而离开。
反而在黄婉秋低估的时候,成了照亮前路的明灯。
每当提起丈夫,黄婉秋有说不完的感激和感动,如今已经相濡以沫走过几十年的时光,他们仍旧是对方背后最坚强的后盾。
2015年,黄婉秋获得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
然而就在她获奖的两年前,同样作为“刘三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配音傅锦华因病去世,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记住了黄婉秋,没人记得傅锦华。
直到2005年6月,傅锦华才获得“优秀演唱奖”,对于这个迟来的奖,傅锦华只说了四个字“喜出望外”。
《刘三姐》是广西人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两位艺术家给观众留下的“礼物”,尽管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仍然是不可磨灭的,经久不衰的经典。
我们不光要记得银幕上的黄婉秋,也要记得银幕后的傅锦华。
如今的黄婉秋已经步入耄耋之年,她在渐渐老去,但她的“刘三姐”却经典永流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