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宫颈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20年当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约5.9万,我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宫颈癌疾病负担国。在全球,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常见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由高危型 HPV 的持续感染引起,而 HPV 疫苗是唯一可以有效预防、降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病率的疫苗,可说是消除宫颈癌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
目前已经确定的 HPV 型别超过了200种,根据致癌性的不同,HPV 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宫颈癌(包括鳞癌和腺癌)检出的 HPV 中,最常见的是 HPV 16和 HPV 18型,全世界超过70%的宫颈癌病例都与持续感染这两个高危型 HPV 有关。
HPV疫苗热议
近年来 HPV 疫苗已经成为颇具热度的社会问题,线上多个社交平台热议线下,多个城市的 HPV 疫苗出现抢购热潮,“一苗难求”。
但是在对于HPV认知等问题上,不容乐观。根据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指导下,南方周末发布的《宫颈癌预防及 HPV 疫苗认知调研结果》,数据结论凸显的,是女性对自身健康的空前关注及其与认知误区间的重重矛盾。
打不到还要等待?
《调研》中的受访女性听说过 HPV 疫苗的高达96%,但仅有30%事实上接种了疫苗。高知晓率和低接种率之间的悬殊差异,反映了人们的认知盲区。
我国适龄女性数量庞大,在客观条件即可及性的限制下,虽然整体接种的意愿度很高,但实际的接种率并不高。除了供应、疫情问题,也包含着群众对高价数HPV疫苗的追逐。
在未接种疫苗的受访女性中,有54%表示自己未接种是因为“约不到疫苗”。同时,这部分女性在选择疫苗时更看重价数,或许执着于等待更高价数的疫苗。这和一系列新闻报道中的情况形成印证,成功预约上 HPV 疫苗被类比为“上岸”。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考虑的是价格问题。《调研》显示,29%的女性在自费接种面前望而却步,以HPV 9价为例,三针合计费用3600元左右,作为一种对不确定性风险的预防,众多女性人都难以下定决心。就在反复的迟疑和等待中,很多女性错过了最佳接种年龄。
预防高危型HPV16/18
调研发现,近半数女性并不了解 HPV 有哪些高危型别。高危型 HPV 的持续感染才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其中已知的高危型 HPV 有14种。HPV 16型和18型作为最主要的高危型别,导致了我国约84.5%的宫颈鳞癌 。
目前我国已获批投入使用的二价、四价、九价疫苗,预防的型别均包括 HPV 16型和18型两个主要高危型。也就是说,对于未暴露过 HPV 感染的中国女性而言,接种其中任何一种疫苗,都能高度预防宫颈癌。
目前国产二价(大肠杆菌)HPV疫苗无论供应还是预防数据,都是宫颈癌疫苗首选。相较于盲目等待持续受到感染威胁,及早接种是更理性和负责的方法。
世卫组织建议及早接种HPV疫苗
92%的女性愿意带女儿接种HPV疫苗,但对最佳接种年龄不甚了解。一部分女性自己在等待,另一部分女性则在替女儿等待。受访者中,有92%愿意带女儿接种 HPV 疫苗,没有女儿的同样有93%在假设中表达了积极意愿。但即便如此,当问及 HPV 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61%的受访者不了解。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 HPV 疫苗接种的首要目标人群是9-14岁的女孩。实际上最佳接种年龄的框定不只是参考性生活的初始年龄,也来自于免疫效果。参照发达国家先例,在相同免疫程序下,小年龄组女孩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大年龄群体,保护效果更好。在我国,9-45周岁女性均可接种 HPV 疫苗,在此年龄段越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其中9-14周岁女性是重点人群。
随着青少年性观念的开放、性行为的低龄化,HPV疫苗在青少年人群中普及接种的必要性日益提高。根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15-24岁女性报告发生初始性行为的中位年龄是17岁。性行为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HPV疫苗是一种预防性疫苗,在未发生性生活的女性中接种HPV疫苗预防效果更佳。
随着人们对宫颈癌预防认知的不断修正和普及,疫苗结合筛查“双管齐下”,宫颈癌或将成为人类第一个可以全面消除的恶性肿瘤,这也是全社会未来的努力方向。
来源:陇原记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