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千秋化鹤,旧华表、认得山川犹是。暗解绣囊,争掷金钱游人醉。笙歌晓度晴霞外。又上苑、春生一苇。便教接宴莺花,万红镜里。——《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履翁帅越》

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虽说他是一位颇具才能的皇帝,但是由于前几任皇帝对明朝所作的贡献太少,导致国家到了他手里已是外忧内患,已无力回天,看似继承了祖上的灿烂“遗产”,实则已是烫手山芋,最后为保大明气节,自缢在山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皇帝,崇祯确实憋屈,看似获得了无上的地位与财富,实际上的压力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而这样的江山落在他手里,对他自己而言是“祸大于福”,他也证明了当皇帝也许不那么舒服。无独有偶,

一人在整理自己父亲去世后留下的遗物时,发现了“巨额”存折,本想着父亲还给自己留下了这么一笔财产,还在暗暗高兴,结果并没有如愿取出,反而还因此生了好久的气

虽说他还不至于同崇祯一样死于祖辈留下的“遗产”上,而他们的这份“遗产”的根本性质其实都一样,也就是看着好看,实则无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还要从去世大爷年轻时说起,他在50多年前存入了一笔巨款在银行,然而由于自己也是死于突发疾病,并没有把自己的经济情况完整地告诉儿子。

所以儿子只能自己去联系银行询问这笔存款该怎么处理,到了银行后,工作人员一看这存折,就告诉他由于时间太长,已经失效了,然而时间长就失效的说法太过于牵强,他就跟工作人员开始理论,随后才得知真实缘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他手里的这个存折是手写的,当时的存款方式和如今的并不一样,上面

存的

多少钱,什么币种都是写得清清楚楚的,而且每次存入取出都是当面点清的,从存折上,可以明显看到老人存入的是枣红色的钱,

也就是说

他存入的全是一角钱,而存款的数量是2000张,也就是200元,不过话说回来,大爷能存入200元,50多年都没取出过可见他也并不是普通大爷,多多少少都有些背景。

还有一个“噩耗”,大爷存入的货币已经绝版了,这个很正常,

但是他的钱是早已绝版的错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知道,错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虽然它不能再被当成是货币使用,但是它的商业价值很高,

一张保护完整的币种,可以卖到5000多一张,就算是稍有缺陷的,也是1000多一张

,远远超过了它的本身价值。

由于银行也会回收错币,所以由于大爷早已存入银行,更是不可能再退错币回来,要不然200张一角的错币,按照每张1000元都是20万元,再怎么说都是一笔不小的金额,这样一想,更是儿子觉得不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银行负责人介绍,大爷存入的那套货币发行

1960年,然后1972年的时候就开始回收了,市场上并不流通了,再看大爷的存款日期,也正是这期间存入的。然后就算儿子能取出,第一取出的钱不会是错币,第二,因为要计算通货膨胀,这笔钱也并没有多少可以取出。有总比没有好,要取的还是要取,银行工作人员给了儿子另一个“打击”,

由于存折是手写的存款单,所以这类的存款单必须要由本人亲自在银行人工窗口办理,他并不能代替父亲取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着去银行试一试,但是反馈出来的消息让儿子很难消化下去,错过了200张“天价”

错币不说,连最基本的钱都取不出来,实在是让他有些想不明白,如果非要取出,那就需要大爷亲自去填写申请,通过了层层审核才能取出,

而父亲存了几十年的钱就这样“不翼而飞”确实换作是谁,谁的心里多少都会意难平。

结语

机遇难得的原因就是错过了那个时间就很难再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在历史上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赵国如果不把廉颇换掉的话,那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就会延后,而李斯不支持赵高的话,秦国在扶苏的手里也没有那么快灭亡,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话,也不会有日后的自刎东江。所以在合适的时间做对的事十分重要,可话又说回来,每个人都不能够预知未来,所以很难把握住机遇,但是越努力越幸运肯定是不会有错的,为此,我们也要保持向上的状态。就比如文中,大爷在机缘巧合下存入了错币,儿子还想着用它来给自己增加大量的财富,其实想法并没错,但是最后没有拿到也没有惋惜,靠着前人给自己留下的财富也并不是一劳永逸,人生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履翁帅越》

《漫谈明朝衰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