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镇在邑东南隅,壤接青浦县界,有桥驾石浦。

——《淞南志 乡镇篇》

上述提到的桥就是千灯镇歇马桥村的歇马桥。传说,南宋名将韩世忠曾带兵在此休整,当时这里水草丰美,韩世忠部下在这里养憩战马,为了方便石浦江两边往来,就在江上筑了一座桥,当时人就把这桥叫做歇马桥。歇马桥村作为一个历史底蕴浓厚的古村落,有一条“龙形水系”贯穿南北,沿河呈带状空间布局,构成了江南水乡“水街相依、窄巷深弄”的传统风貌格局,其璀璨文明延续了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千灯镇歇马桥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全村大力整合农田资源,依托大企业发展高效农业,在保存古村河街格局的前提下高效利用闲置农宅、集中展示古村文化,活化利用“两街一河”空间,适度引入文旅项目,吸引新农人进驻乡村,打造具有人文特征的乡村文化空间。

徜徉在印刻着时代痕迹的歇马桥村石板老街,一边是石浦一江烟水,映照着江边尚油绿的草木,另一边是传统的江南水乡风格建筑,有咖啡馆,也有饭店、民宿、汉服馆、古琴馆等文旅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尺花园”是歇马桥村一家十分有特色的咖啡馆,它坐落在小桥流水边,入口处打造了一个拱形的顶,将两边的建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座仿若天工的拱门。自拱门望出去,正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湖岸咖啡是“一尺花园”的特色咖啡,它在拿铁的基础上加入了胖大海、陈皮、薄荷等,不仅保留了拿铁原有的醇香,还伴有一丝清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尺花园

“一尺花园”店长助理 郭本鹏

很多顾客选择在节假日携三两好友来这里,坐在落地窗边观赏江南美景,品一杯湖岸咖啡,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农村质朴简单的生活。

除了特色咖啡馆,这里还有多家民宿,“半山诗雨”就是其中一家。“半山诗雨”是歇马桥村的第一家民宿,一共有五间客房、一间糖水铺子和一间书吧。许多客人来到歇马桥村选择在江边的“半山诗雨”常住,推窗便见碧水青砖,感受烟雨江南的宁静古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山诗雨

千灯镇歇马桥村党总支书记 周泽华

作为昆山首个中国传统村落和唯一的国家级自然村传统村落,歇马桥始终坚持“两手抓”,推进农文旅融合。除了引进咖啡馆、民宿、汉服馆、古琴馆、木作工作室等文旅休闲载体以外,还在巩固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以红美人柑橘、富硒生态水稻等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建设乡村农文旅休闲综合体。

近年来,歇马桥村按照“村企共建”的基本思路,探索“企业+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保障村民利益、共建共享,实现“农民富、集体强”的最终目标。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美人柑橘基地位于歇马桥村的东边,该基地于2015年建成,目前共计80亩左右。这里有许多种植柑橘的大棚,主要种植品种为爱媛28号(又名红美人)。这种柑橘皮薄肉厚,汁多水甜,化渣性好。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柑橘丰收的时节,一眼望去,大棚内硕果累累,枝干被压弯了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山顺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斌

我们红美人柑橘基地将农业种植跟旅游结合了起来,为来到歇马桥村的旅客提供了观光有机农庄、体验亲子农场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田园生活。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独具生态田园特色的歇马桥村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与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古村落保护及村庄环境整治建设,持续引进了多家文旅综合体项目,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推动服务升级,全力打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并存的现代化乡村。正在装修改造中的百盛人家、苏州人家和六间里项目,也将给歇马桥村带来餐饮、民宿、运动、休闲等发展新空间。未来,歇马桥村将致力于把打造乡风文明美、生态宜居美、产业兴旺美的现代化村庄作为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融媒体记者 | 刘斯羽

供图 | 刘斯羽

综合 | 金千灯